锦衣夜行

第136章 我是你大爷!

夏浔额头青筋一绷,随即却又缓和下来,咧嘴一笑,踏前一步,拱手揖礼道:“老族长,晚辈有些不解。何以各房各支,最高的出款不过二十贯,而晚辈却需出到两百贯,差了十倍之多?”

“这个嘛!”

杨嵘抚着山羊胡子,皮里阳秋地笑道:“自然是从各房的承受能力来计算的,杨家各房,都以农耕为业,家境虽也有殷实者,但是比起你来,终究差了许多。看你回来,大兴土木,那院舍规模,咱整个秣陵镇上,谁还及得上你?家族里的事,自然是能者多劳。”

夏浔反唇相讥道:“晚辈听家父说,当初家父弃耕经商,曾遭族长批斥反对,如今族长大人也承认我这一房实力雄厚了么?”

杨嵘老脸一红,拍椅喝道:“弃农经商,就是自甘堕落!你再如何富有,仍然是末作低贱之业,这一点,永远也不会改变。”

夏浔正要反驳,转念一想,自己终归要弃杨家而去,自立堂号的,不管怎么说,这祖祠是杨家的祖祠,纵然杨家对不起杨鼎坤父子,想必他父子二人对修主祠一事也仍然是赞成的,这就当是自己找机会离开杨家之前为他们做的一件事吧,反正这好处是用在死人身上,这群没良心的猪狗是沾不到的。

想到这里,夏浔咬了咬牙,又退回了排列之中。

杨充得意地一笑,继续说道:“这第二件事,就是关于我杨氏族中的义田。我杨氏一族开枝散叶,子孙渐渐繁盛,有人富庶,自然也有人贫穷,而义田如今仍然只是聚族于此时的三亩地,百年下来,时过境迁,这三亩薄田,早已不足以供应四季祭祀、族人求学、贫者救济所用,所以族长与族老们商议,决定扩大义田,分建祭、义、学三块族田,共需义田三十亩。”

堂下族人听了顿时一阵骚动,要知道田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拿出一亩去,那都要心疼死了,自古以来一个大家族中,族田的形成主要是由出仕做了大官的族人、家资巨富良田万顷的族人捐赠,或者犯了过失被罚没田产的族人田地组成,祠下子孙伙议公出也不是没有,但是一家拿出一分地来,那就了不得了,现在族长竟然要一下子建立三十亩的义田,谁承受得起呀?”

杨充高举双手,朗声道:“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听我说下去。这族田,并不需要全族老少公摊。只由族中富有者捐献。我祖父虽然家境也是一般,但忝为一族之长,自当率先垂范,祖父决定,由我家捐献族田五亩。”

族人轰然,都以敬慕的目光看着杨嵘,杨嵘捻须微笑,轻轻颔首,怡然自得。

夏浔在一旁却是暗暗冷笑:族田的收入,主要是用来供奉祖祠的四季香烛、果子,赒济贫困族人,接济家境一般的族人中的学子,简单地说就是家族里的慈善基金,而这基金的掌管人就是一族之长,怎么运作完全是他说了算,他这五亩捐与不捐有甚么区别?

“这另外二十五亩嘛……”

杨充看向夏浔,微微一笑:“供祠祭、抚老幼、建族学,功德无量。你这一房离别家乡多年,未对家族有半点奉献,如今你回来了,家境又殷实富有,这义田,经族老们公议,说不得就要着落在你的身上了。”

夏浔大怒,勃然斥道:“滑天下之大稽!”

杨充脸色一变,喝道:“怎么,你反对?何者为宗?宗者尊也。何者为族?上凑高祖,下凑玄孙,一家有吉。自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合聚之道,故谓之族。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所以通其有无,长相和睦。为自家亲人做点事,不应该吗?”

夏浔放声大笑:“亲人?亲人在哪里?我只看到一群仇富嫉能的狼,恨不得把我撕碎了,嚼烂了,吞下肚去!”

说罢夏浔拱一拱手,道:“忽然想起,杨某还要陪娘子去游栖霞山,忙啊,这些与我无关的鸡毛蒜皮小事,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吧,我杨某人一走十多年,没人记念我的死活。如今回来了,也没见到一个族人友善亲切,这些事儿就不掺和了,告辞!”

“你大胆!”

杨嵘大怒起身,勃然道:“祖祠之内,你敢目无尊长,如此无礼!把他给我拿下!”

杨嵘积威之下,一声喝令,那些族中青壮登时围拢过来。

杨嵘此举并不过分,因为封建时代法律是默许宗族对族人认为违法的子孙族人实施初级裁判权和执行除死刑以外的一般惩罚权的。实际上就算是执行死刑,比如浸猪笼,如果已经发生了,他们一般也是承认事实的。而一般的有关族人的户婚、田土、斗殴等民事刑事案件,以及子孙族人的违犯国法、家规的行为,如果家族处置得当,官府更是视同官府已经做了相应的处理。

因为儒家文化核心的时代,认为家就是国的一个缩影,用宗族来处理纠纷,更具备教化和震慑的效果,“临以祖宗,教其子孙,其势甚近,其情较切,以视法堂之威刑,官衙之劝戒,更有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之实效。”

夏浔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是个警察,虽然知法,对总不如法官熟悉,纵然是一名法官,也未必对古代的法律了解的这般清楚。眼见那些族人围拢上来想要拿人,夏浔两眼一瞪,厉声喝道:“谁敢!”

方才站在他身边的那个四旬大汉被他一喝,满脸横肉一哆嗦,竟然下意识地闪了开去,露出后面几个更年轻些的杨氏族人,他们一脸的张皇失措,不知道是该执行族长的命令,还是避开这个敢对族长冷嘲热讽,在祖祠内声震屋瓦的大胆家伙。

夏浔双手一背,二目圆睁,舌绽春雷地道:“滚开!目无尊长么?我是你大爷!”

那几个小子吓得一呆,竟然忘了动作,夏浔昂昂然便自他们身边走了出去,自始至终,没有一人敢对他动手。

杨嵘还没见过有人敢在祖祠中对他如此无礼,气得一屁股又坐回椅中去,只是呼呼喘气。杨充的嘴角却逸出一丝阴笑,此举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了。

他是个聪明人,恩师只是稍加点拨,告诉他如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就举一反三,想到了许多很实用、很有效的乡间整治他人的法子:“杨旭,你娘被逼死了,你爹被逼得远走他乡,你的下场,将比他们还要惨,这只是一个开始,小爷若无手段整治得你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就不配做杨氏一族的少族长!”

PS:下一章,谨记念曾在栖霞山上战斗过的杨凌和马怜儿,知道要写啥了吧?嘿嘿,是今晚紧急码出来更呢,还是明天更呢?求月票推荐票订阅打赏支持!

至于夏浔的反击,别急,Im back!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大逃杀
三国大逃杀
陈慎死后,穿越到了三国。好消息是,完成任务后,他就能有个新身份,再次回到前世。怪消息是,同样的人还有那么十几个。这是穿越者们相互竞争,也是原世界角色明辨忠奸。这是比拼能力和运气,也是比拼良知和底线。这是一群人,在汉末三国的精彩篇章。
牛奶和青菜
明月清风剑
明月清风剑
申明:该小说为陈星平老师原创,因年龄原因邀请本人代为发表!元朝末年,统治者用野蛮的手段欺压人民,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痛苦不堪。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以张三丰为首的道、佛二教认为:那是因为我们汉人没有自己的好皇帝,所以才受异族的压迫,他们决定在两教中物色条件具备的人,加以培养。就派周颠、张中进行暗中查访,他们选中了元龙和尚(朱元璋),由洪法大师(高彬)负责培养成才,经张三丰验收合格,并送信物
两只小猫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朱保安重生了。没想到是崇祯,这下完犊子了。幸好是崇祯元年,还有得救。看他重振厂卫,忠臣一个不杀,奸臣一个不留。经济政治军事,三手都要抓,三手都要硬。皇太极:“朱由检小儿,不讲武德,专捅朕的腰子。还想惦记朕的妃子,是可忍孰不可忍。”李自成:“皇帝老儿,你虽然保住俺的邮差饭碗,可俺还是反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张献忠:“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看俺老张回首掏,走位走位,目标凤阳府,还是去挖你
韧竹万杆斜
鬼话三国祥龙传
鬼话三国祥龙传
鬼话三国之祥龙传,陈俊楠因命格气运被神秘地仙穿越东汉末年,为拯救苍生,一路收妖除怪,招名将,斩各路骁雄,逆袭为王。却不知自己只是一颗被人掌控股掌的棋子。什么人有这般能力,以天地为棋盘,以万物为棋子?他到底有什么目地?人物塑造比较好,军事谋略非常强。绝对值得一看的上佳之作。我信自己的审美,能看懂的我的书,智商最起码过120。我算不上写网文的,我有一个作家梦,虽然写正统的不挣钱,但梦想与爱好足以支撑我
梦中庸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现代军神刘玄德是三国迷,一直想知道,刘备到底是伪君子还是真仁德,这个只会哭的“织鞋贩履”之徒完成了三分天下。直到他穿越成了刘备后才发现,其实所有人都被刘玄德骗了,他隐藏了一辈子,到死也没有说出的真相,他汉昭烈帝也是绝世武将。这次便让我来让天下看看龙凤双股剑的锋芒。
一点墨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