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这点儿能耐了,根本分析不出来!”
我说了句气话。
“是不是你分析的方向有问题啊?”
方向?
那年这么一说,我似乎抓到了什么,但怎么也想不起来。
“你想想,你现在是不是分析的凶手?”
“你为什么不分析分析这些案子的关系呢?”
对,我的脑子里就是这种想法。
在我们之前的认知中,仇晚作案的方式是按照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十五个字来的。
可是他为什么要作案?
作案动机是什么?
仅仅是想要当法外狂徒?
这答案似乎难以服众啊。
想要知道他的动机,那就应该分析这些案件的联系。
可这些案件有什么联系呢?
人?
物?
我觉得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仇晚的动机归根结底应该在这两方面上。
或许,这些案子的当事人都和某个人有关系。
或许,这些案子的当事人都接触过某个东西。
“你还真聪明,来,我敬你一杯!”
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喝是肯定不能喝了,我的去分析这些案子之间的关联。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啊!”
那年说着话,穿起了自己的皮鞋,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他应该是看出来了,我要去查案子,自己先走了。
“路上慢点儿,到家给我打个电话。”
我也没挽留他。
“知道了!”
那年头也不回的挥了挥手,就离开了仓库驻地。
我立马进入了工作状态。
第一个案子是楼祭案!
这个案子死了好几个人,目的就是为了给朱欣报仇。
我们当时的判断是,这是朱欣的朋友或者是亲人,但是都排除了。
接下来就是拐卖儿童的案子,这个案子的动机不明,只不过有那个替天行道的味儿。
只有后面的案子就是按照仁义礼智信来排的。
这么看来,后面的案子和前面的案子并没有必要的联系啊。
如果站在凶手的角度分析,前两个案子更像是报私仇,后面的案子更像是替天行道。
如果是站在一个普通警察的身份来想。
前两个案子好像是要告诉我什么,但是我没接收到。
后面的案子,更像是……
更像是考试!
当我想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我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
如果我分析的没错,前面的两个案子肯定没有查彻底,所以才会让凶手认为我能力不行。
于是乎,才会有了后面一系列的案子!
这是为了……锻炼我?
可这很矛盾啊!
如果我能力不行,对凶手来说不是好事儿吗?
他为什么要锻炼我的能力?
独孤求败?
这可是人命,不是比赛,也不是游戏。
我不相信仇晚会是个这样的人。
可他为什么要给我考试呢?
难不成,我分析错了,这些案子和之前的案子也是有牵连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脑子里,忽然想到了吴钊和!
谁给他改的名呢?
或者说他的保护伞是谁?
这似乎是个突破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