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不良人

第三百六十二章 玉门关外的小事儿

第二日。

许一凡一行人早早的起床,在简单的用过早膳之后,一行人就再次启程出发,直奔康城而去。

同一时间,北斗山上有一老一少两人,缓缓地走出灵隐观,在灵隐道人的目送下下山,二人徒步去往西域。

从灵洲通往康城的官道,相对于中原某些地方的官道要好走很多,无论是驿站的数量,还是道路的质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和改良。

就道路和驿站这件事而言,往往最重视的不是那些位列中枢的朝中大臣,除了极少数的几位大臣之外,其实,很多人对官道和驿站的建立,都是抱着无所谓态度的。

大部分朝中官员,他们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高中,从而走上仕途,大多数人从最初怀揣理想,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的心态,逐渐被生活磨去棱角,变得碌碌无为,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某一个衙门,或者在某一个位置打转,这些人,可能是因为家世不够,也可能是人际关系不好,亦或者是能力不够,在常年累月当中,当初的那点儿书生气,早已经被官场的磕磕碰碰给磨砺的无比的圆润了。

儒家讲究中庸之道,只是,圣人提出的中庸之道是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但是,很多人却觉得,所谓的中庸就是什么也不做,讲究一个无为而治,那什么又是无为而治呢?在他们看来,就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常言道,说多错多,做多罪多,无为就是大有所为,而这就是他们心中的中庸之道。

为什么很多朝中官员,尤其是文官,他们终其一生,所处的官职都不算高,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们都是寂寂无名之辈,除了少数人知道他们之外,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们,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的所谓的中庸之道。

文正,是每一个文官都梦寐以求的谥号,可是,真正能得到这个谥号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也跟官员潜移默化的坚持‘中庸’有关。

当然了,也不是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或者说所有的官员,都不想做事,不愿意做事,不敢做事,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少耿直的读书人,他们自然想做事,愿意做事,也敢做事儿,可是,往往这些人的下场都不算好。

一来,不管是在长安当官,还是在地方上任职,都讲究一个方式方法,而所谓的方式方法,更多的还是来源于人情世故,很多读书人在初次当官的时候,因为满脑子都是圣人教诲,对于很多人的做法都看不惯。

有的人会选择无视,有的人会直接当面指出,更有人会直接拿这些事情开刀,如果是前者,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你让对方好过了,对方自然也会让你好过,不敢说有大的作为,至少在表面上的功绩还是有的,至于说有多大,那就看情况了,如果是后两者,那结果往往都不算好,看似是得罪了一个人,其实,往往得罪的是一批人,一个人和一群人的对立起来,下场可想而知,到了那个时候,你别说做事儿了,能不能做官都是个问题。

二来,想做事儿,愿意做事儿,敢做事儿,这个想法是好的,可是,有没有这个能力做事儿,其实也很重要,有些官员自认为读了几天圣贤书,学了一些书籍上的道德文章,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眼高于顶,可是,这样的人往往都是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做不成事儿,也做不好事儿,还可能会坏事儿。

三来,官场也好,社会也罢,其实都是由一个个圈子组成的,而每个圈子都有圈子的规则,也就是人们潜规则,或者说是为官之道,如果你是一个有能力,又有背景,还愿意做事儿的人,其实还不够,还需要融入一个个圈子当中,而一个圈子的形成,往往都是有很多人存在的,到底是你去改变这个圈子,还是这个圈子去改变你,那就很难说了。

如果是你改变了这个圈子,能够折服这个圈子的人,那你做起事儿来,自然事半功倍,可是,如果是圈子改变了你,那你还能做什么事儿?

其实,为官和做商人很相似,讲究的就是一个利益,官场上的人有官场上的利益,可能是名,可能是权,可能是真金白银,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利益,当你触动了一小部分的人利益的时候,可能会遇到阻碍,大不了就是碰一鼻子灰罢了,可是,一旦你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不管你是谁,都会很惨,那怕是皇帝,有时候在处理某些事儿的时候,也不可能随心所欲。

别的不说,单单只说之前西征的事情。

为何在秦嘉涆带着二十万镇西军西征的时候,会有那么多子弟兵在军队当中,为什么他们会导致一代名将秦嘉涆最终含恨战死沙场?

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想要快速晋升,想要快速的获取政治资本,从快的方式有两个,一个是参加科举,还有一个就是入伍当兵。

科举这种事情,不是每年都进行的,有可能一年两次,春闱和秋闱,也可能三年一次,总而言之,时间不固定,录取的人数也不固定,科举的举行往往是看朝廷对人才的刚需,如果朝廷需要人才,那自然科举举办的次数就多,也频繁,而这个时候,往往录取的人数也比较多。

但是,科举的进行,往往备受朝廷关注,皇帝都格外的重视,没有点儿真才实学是很难考中的,而一般的官员,他们的孩子都比较多,往往优先考虑的就是嫡长子,或者是在读书方面表现好的孩子,至于其他的庶子,他们该怎么办?

还有就是,科举的开始,往往都是全国的读书人都来参与的,人数往往很多,而想要在这些人当中脱颖而出,光靠家中长辈的那点儿恩惠和人脉关系,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他们就算为了自己的孩子上下打点关系,得到的照顾也是极为有限的,毕竟,每次科举皇帝都会派人监督,并且事后-进行核查的,如果发现有人徇私舞弊,那往往就会让很多人人头落地,为了一点儿小恩小惠,就把自己的前程,甚至身家性命搭上,是不值当的。

更重要的是,官场的官员那么多,如果帮助了这个人,那其他人你帮不帮?不帮肯定说不过去,帮了却无法向皇帝交代,如此一来,很多人往往都不会选择帮忙。

再加上,大炎王朝虽然是以武立国,可是,科举制度已经不是一朝一代才形成的,而是经过无数个朝代发展、演变、完善的制度,很难在这上面做手脚,而大炎王朝的历代皇帝,对科考这件事都无比的重视,没有哪个官员敢轻易去触动这份禁地,越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越是懂得这个道理。

既如此,那些官员想要走科举这条路,从而给子孙谋福利,可以,但是,能谋求到什么程度,那就不得而知了。

相对于科举,当兵往往是最好的选择,也是一条扶摇直上的捷径,只要你去了战场,带兵杀了人,做出了一些功绩,只要表现的不是太拉胯,往往都会被赞扬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官员,当他们把官位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军队当中去磨砺,说是磨砺,其实就是去镀金的。

大炎王朝王朝每年都会和北蛮、西域、南夷发生摩擦,从而发生一些小规模的战役,而这些战役的胜负,往往都意味着战功,有了战功,就有了政治资本,等他们离开军队,回到长安的时候,等待他们的自然是荣华富贵了。

为何西北的子弟兵最多?而北方和南方的子弟兵相对要少很多呢?

原因也很简单,虽然北方战事频繁,尤其是入秋之后,战事频繁,北蛮每年都会叩关,可是,北方的子弟兵是最少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北蛮人残暴,跟他们作战,很容易战死,搞不好就被对方给割了脑袋,到最后,战功没有混到,反而葬送了性命,这就不划算了。

至于说南方,南夷虽然常年和大炎王朝有摩擦,可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属于对峙状态的,南夷人想出来很难,而大炎想要进入南夷,也很困难,至于说战功,肯定也有,可是,往往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小功劳而已,如果去的人多了,战功就那么点儿,怎么分,就算有了战功,这点儿战功放在朝堂之上,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止乎于礼
止乎于礼
轮回之主一朝陨落,世人只道他因心魔而而陨,却不知心魔为谁而生。轮回之主陨落,导致各界轮回出现混乱,三界一分为六,六界自此而生。创世神主莫名失踪万年,待神主归来,那个传闻早在万年前就已经陨落的轮回之主竟也在其列。你我曾因不该有的妄念动之以情,惹下滔天大祸,如今一切回归平静,为了这苍生,从今往后,我愿与你止乎于礼,共守六界太平。
浮川之月
修仙家族,我在冰山种仙果
修仙家族,我在冰山种仙果
+++数万年前,天地异变。地表温度,迅速降到零下三十摄氏度以下。至此,末法时代降临。几万年后,周家!一座冰山之上的普通家族,迎来了一名天外来客。他穿越而来,靠着身体里的一块田,带领族人们开冰土,拓冰原,种灵植,得仙果……他从不显山露水,装逼打脸,他只愿低调行事,默默发展家族势力他是周方,一个势必要将周打造成最强家族的男人!“哎,你小子!说你呢…还不赶紧过来种田?”周方如是说道!
亀亀
异界逍遥传
异界逍遥传
我有仙剑寄人间,不为人间四两钱。来去如风随我意,仗剑一生为红颜。龙阳镇的一个废柴少年,一场意外融合了另一个灵魂,其名李逍遥。为了姐姐李乐瑶,李逍遥被迫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的不归路!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叫灵儿的姑娘,也遇到了一个叫月如的女侠。究竟是梦境还是冥冥自有指引。这一次,我李逍遥,依旧要做天下第一大侠。
潇洒小书生
废物弟子逆袭之君子剑帝
废物弟子逆袭之君子剑帝
落英山宗内门弟子唐瑞因守护女友尚菲菲被同门挑衅,废掉武功,半夜被丢出山门,遭遇野狼围堵,机缘巧合获得仙武帝魂,开始了寻找七段君子剑的旅程,在一路寻找的过程中,不断遇到红颜知己,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修为。最终遇到人称“魔女”,也是早就被内定的正妻的剑仙宗嫡长女纪小青,两人一见钟情。遂后美人相伴,开启了成就剑帝,抵御星外文明的逆袭之路。
还阳草
我在聊斋捉妖怪
我在聊斋捉妖怪
一个现代年轻人许浪,身患绝症,一次意外,穿越到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急急如律令……”“……”“妖怪,哪里走?吃我许浪一剑!”“……”“天地无极,乾坤借法……”“……”这是一个熟悉的聊斋,不一样的世界。
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