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家那边弄这个想来也是费了大力气的。
这下有了王家寄来到这些票证可是解决了大问题,家中所需的锅碗瓢盆统统有了着落不说,甚至连小两口成婚时所穿的崭新衣物。
从里到外一应俱全的全新棉衣棉裤,王家父母也都精心预备妥当了,都是京市那边的新样式,料子也都是好料子的。
还有崭新的八斤重棉被就有足足两床,连褥子也是里外全新的。
尽管沈家也为新婚夫妻备下了全新的被褥,但王家父母仍然坚持认为,自家女儿此番远嫁他乡,很可能从此就要在这相隔千里之遥的异地度过余生。
正因如此,其他女孩拥有的东西,他们也要让自家女儿一样不少地拥有才行。
望着手中沉甸甸的包裹,里面装满了父母精心为她准备的各种物品。
每一件物品仿佛都承载着他们对女儿深深的不舍和祝福。
想象着父母在准备这些东西时的心境,王春妮的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感动与愧疚。
此时此刻,王春妮第一次对自己当初选择嫁给沈大洋感到有些懊悔。
这倒不是说沈大洋这人不好,而是想到嫁了人的自己这辈子恐怕就不能再回到爸妈身边了。
尽管如今的她已经来到乡下,但终究会有回到城市的那一天。
然而,一旦出嫁成为他人妻,便意味着她从此属于另一个家庭。
从今往后,除了每逢佳节才能抽空回家探望一下父母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她都将留在这个陌生的地方。
一想到这里,王春妮原本因购物而带来的愉悦心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静静地伫立在邮局门前,泪水像决堤的洪水般悄然滑落。
眼前这一幕可是把沈大洋吓得不轻,自打下乡以来,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劳累,眼前这位坚强乐观的女孩始终面带微笑,从未流过一滴眼泪。
然而此刻,她却哭得如此伤心,看着默默流泪的女孩,沈大洋的心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给抓住了一样的难受。
一旁的沈大洋大概猜到了,王春妮可能是看到了未来丈人丈母娘寄来的东西,触景生情想家了,于是忙上前揽过了王春妮的肩膀柔声安慰道:“春妮别伤心,叔叔阿姨这一半天的就能到了。
我把屋子都收拾好了,这次来让他们二老多住段时间,等将来你要是想家了我们也可以回去看他们。
别哭了啊,这么大的风掉眼泪脸该皴了,乖啊,不哭了好不好?”
说着话的沈大洋手足无措的一面想要伸手去擦王春妮脸上的眼泪,可又觉得两人还没结婚不合适的缩了手脚。
王春妮被沈大洋这手脚无措的憨样给逗笑了,瞬间又觉得为了这人似乎什么都是值得的。
看着未来媳妇这又哭又笑的模样,沈大洋反倒是更害怕了,说话都开始结巴了起来:“春、春妮你可别吓我啊,你这又哭又笑的,要不、要不我陪你去医院看看?”
听了这话的王春妮没好气的白了沈大洋一眼,轻斥道:“你个呆子,我又没病去什么医院,好了,我看那堆票里有一张缝纫机票,钱我爸妈也给寄来了。
我看这会儿时间还早,要不我们去供销社看看?要是有的话,趁着今天有车就一起买回去吧。
还有家里缺的其他东西,这里工业票也不少,若是可以的话我俩今天就把家里需要的东西都买回去怎么样?”
只要媳妇不哭就行,别说是买东西了,让他干什么都行啊。
于是沈大洋忙先扶着王春妮上了停在邮局边的牛车坐好,然后才笑呵呵的将搬了一半的东西往牛车上搬。
等到他自己坐上牛车后才一脸不好意思的冲着赶车的老杨头说道:“杨爷爷,还得麻烦您去趟供销社,春妮爸妈给寄了不少的票,我和春妮想着把家里需要的东西顺路买回去。”
这会儿时间还早,老杨头自然是不会说什么,点头应了一声就扬了鞭子将牛车往供销社的方向赶去。
像望山镇这样的小镇供销社,平时缝纫机这样的大件商品可并不常见,两人也不过是想碰碰运气而已,要是没有的话说不得他们哪天还得去趟县里。
只是两人的运气不错,正好前段时间镇上某个领导家里的孩子要结婚,就找到了供销社的领导,让给进一台缝纫机。
这供销社进货也不好只进一台,所以就进了两台回来。
镇领导要的那台已经被拉走了,多的这台还没有卖出去,如今就那么摆在供销社的大厅里。
这个消息让两人喜出望外,于是乎,二人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台缝纫机,并把新房所需的锅碗瓢盆等物件都买齐了,统统装上车,满载而归。
这么满满当当一大车的东西刚进入村子,立刻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围观。
众人好奇地打量着这些的物件,特别是车上那台显眼的缝纫机,眼中满是惊奇之色。
后来当村里的人们得知那一整车琳琅满目的东西,竟然大部分全都是王春妮父母从远方寄过来的,其他的也都是王家寄来的钱和票买来的时候。
甚至连购买缝纫机的票据和钱款也是由王家寄出时,所有人都不禁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有些人甚至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没发现,这不显山不露水,平时也没看出来家里条件有多好的王春妮嫁人,家里会陪嫁这么多东西,自己当初怎么就没发现这么好的媳妇人选呢。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万桂花这边准备的聘礼自然也是不好差的太多了,于是只好默默的回家将聘礼添了又添。
一时间村里婶子大娘们的热议的话题就从杨晚秋和王会计的事情,变成了王春妮那满满一车嫁妆上了。
就连从不怎么传闲话的老杨头回家也说起了王春妮那一车的嫁妆。
正在杨家做年糕的陈书宁听了这事也为自己的好朋友高兴。
若不是手里还有活,陈书宁都想过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