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牛车慢,速度跟不上掉队后只能独自返回凌华村,他又怕一家人掉在后面不安全,
犹豫不定的时候还是杨彪给出建议,回到安县卖掉马车,买牛车,到时候还能赚上一笔,
到了安县不需要有人做伴,杨彪自个都能赶着牛车回家,何况是杨石子,
杨彪的想法与杨玲不约而同,她家的三辆马车回到安县也要卖掉两辆。
蒋家村的8户人家也是同吃同住,杨光平一家是单独开火,
简单的吃过晚饭,杨石子、丁一、二、三、玛雅,杨江、杨海,以及蒋家村的13名汉子赶着马车排队,
其他人就近找了处空地躺下歇息,守夜的人是玛丽,
杨柱子有些不好意思,本来应该赶马车过去排队,玛雅将马车赶走了,玛丽又自告奋勇揽下了守夜的活,
“玲儿,让玛雅回来休息吧,爹去车上睡”,
杨玲笑道:“你那辆车拉的全是粮食,你确定敢上车去睡”,
除了杨石子赶的那辆马车里坐着杨柳氏、杨江氏、杨桃与杨三丫,其他四辆装的不是行李就是粮食,
杨玲与玛丽姐妹坐的是车辕,杨峻、杨彪、杨四娃是与蒋维新坐在一块的,
杨石子赶着空车排队打个盹没事,杨柱子去车上睡可不行,玛雅他们是机器人根本不需要睡觉,
杨柱子憨笑:“玛雅赶车排队比我合适”,
玛雅有功夫在身,谁敢上车偷粮,想明白了的杨柱子也不纠结了,
玛丽守夜比他守夜让人更放心,杨柱子心安理得的闭上了眼睛。
天还没亮,玛丽就开始熬粥、蒸馒头,杨玲闻着米粥的香味睁开眼睛的,
“玛丽,早”,
“主子,早”,玛丽利索的将馒头捡到盆子里,
吃过早饭,所有人都回到了马车上,杨柱子换下玛雅,让她去杨石子那辆车上休息,
玛雅摇头:“柱子叔,我不累”。
进城的时候,官差看了看赶车的杨柱子,开口问道:“多少人”,
杨柱子拿出路引,指了指身后的马车:“5辆马车,15人”,
玛丽5人当初填写的原籍就是凌华村,杨峻三兄弟因为进城查路引,早上排队的时候就回到了自家马车,
官差装模作样的数了数人数,看看杨柱子他们后面还有一长排马车,心里有了计较:
“进城1人两个铜板,1辆马车5文”,
“大人,昨天马车进城不是不收费吗?今天怎么要收5文钱”,排在后面的杨石子抢先开口问道,
“昨天是昨天,”官差狠狠的瞪了杨石子一眼,心里骂道,拿路引的人都没吭声,管你鸟事,
杨柱子转头望向杨玲,杨玲用力的点了点头,区区25个铜板她并不放在眼里,
杨柱子麻利的数了55个铜板交给官差,带着一家人进城,
“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进城之后,负责押送他们出城的官差让杨柱子等人将马车赶到一旁停下,
从罪恶之城出来的人以及返乡的灾民,县令都不会让人在县里闲逛的,专门安排官差送人出城,
“丁一,去,给官差说一下,等蒋老爷子他们都进来了再走”,
杨玲给了丁一一个银角子,让他过去打个招呼,
官差收了好处费,爽快的告诉丁一,20两马车要分成两批经过,
前面十辆走慢一些,后面的走快一点出城的时候正好遇上,
杨玲坐在车辕上东张西望,古代的街道与电视上演的差不多,
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有馄饨摊、烧饼摊……
提着鸟笼溜弯的,出来吃早食的,去菜市买菜的,提着篮子沿街叫卖的小贩……
挑着担子赶路的汉子、驾牛车送货的伙计、赶着毛驴进城的老汉……
“冰糖葫芦、卖冰糖葫芦,”
“煮花生,一文钱一包”,
“香喷喷的煎饼,好吃不贵,3个铜板一大张”,
整条街上热闹非凡,走完这条拥挤的长街,冰糖葫芦的草垛子已经被玛丽扛在了肩上,
杨玲双手也没闲着,左手提了一篮煮花生,右手拎着一篮炒板栗,
走出城门,杨柱子将马车停在路边等待,杨玲笑嘻嘻的喊道:
“要吃冰糖葫芦的来玛丽这里拿,想吃花生、栗子的来我这里”,
杨彪跑的最快,好多年没有吃过冰糖葫芦,跑慢了怕被人抢完了,
“玛丽姐,我要吃冰糖葫芦”,
“玛丽姐,我也要”,
……
小孩都冲着冰糖葫芦去了,大人们让都不好意思去杨玲那里讨要花生与板栗,
杨玲干脆拿起油纸,给每一家人包了一包花生,一包板栗,剩下的拿给杨柳氏,
再次上路,吃着冰糖葫芦、花生与板栗,所有人脸上的笑容不断,
杨玲他们乐呵呵的往前走,紧赶慢赶还是晚他们一步的杨老头,这会也来到洪山县门口,
“老四,进城要花20个铜板,我们进还是不进”,
杨老头心疼铜板并不想进城,但现在家里做主的人是杨豆子,
一心想追上杨柱子,一连两天晚上没有睡觉,杨豆子夫妻与杨老头夫妻轮流赶车,
杨豆子觉得牛车多也是件麻烦事,除了行李,他们并没有多少粮食,一辆牛车就够了,
“爹,二哥他们不缺钱,肯定是从城里经过,只有走城里才能尽快赶上,回头卖一辆牛车,还能赚上一笔”,
“牛车是老二家的,卖了,怎么给他交待”?杨老头不想卖牛车,怕惹杨柱子不高兴,
“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牛车是卖掉的,回头告诉二哥我们遇到山匪,牛车被抢了不就没事了吗”?
杨豆子决定回到安县将另一辆牛车也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