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你想啥呢,大小姐在我们这里开粮店,粮食全部都是5文钱1斤”,
代定嘴角高高扬起抢先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代刚,
“5文钱1斤,山长,给我来50斤〞,
“我要30斤”,
……
“停,”杜学文挥手叫停,粮店的管事是杨紫,粮食每个月限量供应,这些他必须交待清楚,
还有,他们现在也是青冈山的一份子,杨玲说了,青冈山靠渔村那边叫青冈1村,村长、山长都是同一个人,杨柱子,
靠灰冈山这边叫青冈2村,管理者是杨峻,
灰冈山紧随其后,分别是青冈3村与4村,3村暂时无人居住,4村就是他们这里,管理者是他,杜学文,
代刚习惯性的摸了摸胡子,“咱们住在山里外面的人都称咱们是山民,现在咱们也算得上是村民了”,
代定笑道:“大小姐随后就会派人过来协助我们开荒,有地种咱就是名副其实的村里人”,
“啥,咱们还能种地”?
“哦,忘了给你们介绍,这位是柯队长,大小姐派他带着蓝天大队在路口设关卡,以后咱们再不怕八大势力了”,
杜学文说完又吩咐杜飞带人上山砍树,蓝天大队的营房得抓紧时间修建,还有山脚下修山门的事也要安排下去,
柯学淡笑着说道:“山门的事大小姐有安排,杜山长就别操心了”,
杜学文本来还想炫一下他的字迹,亲自在山门那里写上青冈四村几个大字,听柯学这样一说便歇了心思,
转而望着杨紫家的院门,暗戳戳的想到,杨家粮店这几个字应该能轮得到他来书写吧,
柯学好似看穿了他的想法:“粮店的招牌大小姐会让人写好送过来”,
有博学多才的蒋维新老爷子在那里,写门匾的事哪里轮得到其他人,
“姐,你真的是粮店的掌柜”,杨彪压低声音再次确认,
“跟你说了好多遍,是粮店的管事,你就是记不住,我是管事,你与杜壮哥是伙计,”杨紫嘴角微扬,不厌其烦的说道,
“嗯嗯,记住了”,杨彪傻乐,
一个月45斤粮食,往撑了吃也不一定能吃得完,有这份固定的工作,以后杨紫嫁人也有底气,
不对,不能放开了吃,还要给杨紫攒嫁妆,杨彪在心里盘算着,
杨紫也在暗自思量,每个月她领粮食,让杨彪领现金,多存点银子给杨彪娶媳妇的时候不手紧。
在杜学文的大力支助下,蓝天大队的营门仅用了20天就全部竣工了,
山门是丁一兄弟三人负责修建的,青冈四村这四个大字自然出自蒋维新之手,
粮店的粮名就挂在杨紫家院墙上,青冈四村粮店也是蒋维新所写,
杜学文看着青冈四村粮店这几个字感叹,他想出来的杨家粮店与之相比,一个字土,两个字老土,
“壮儿,好好干,别给你爹丢脸”,想到自家小儿子有时候要犯浑,杜学文苦口婆心的给杜壮做思想工作,
让杜壮明白,粮店伙计这个活来之不易,一旦他犯了错,很多人愿意取而代之,
杜壮知道,他哥杜飞也眼馋这份工,他表示一定会好好干,再不高兴也不在粮店犯浑,
杜学文欣慰的说道:“壮儿终于懂事了”,
“爹,我一个月15斤粮食,一周让我吃两顿干饭行不”,杜壮小心翼翼的看着杜学文,
他提的要求有点高,怕杜学文在粮店门口上手收拾他,不停的在心里叨念,有话好好说千万别发脾气,
“我收回刚才那句话”,杜学文脸都被杜壮给气青了,懂事了,懂过屁事,
吃、吃、吃,就知道吃,家里还有一大家人要养……
杜壮不高兴了:“凭什么呀,我们一家都吃不饱,还要分粮食给大伯家”,
全家吃饭他一个人挣钱没问题,问题是大伯一家也要来蹭饭吃,算了,先进去干活,
大伯因为爷爷跟着他的关系,平时没少找他爹要钱要粮,他哥早就不愿意惯着大伯了,晚上再找大哥商议,
杜壮虽然脸色不好看,但还是知道进去干活,杜学文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
“儿呀,我也不想惯着你大伯,但是,不惯着不行呀,你爹我,不是你爷爷的亲生子”,
这番话他说的很小声,除了他自己谁也听不到。
晚上,杜飞、杜壮兄弟俩商量之后,一致认为没有必要再惯着大伯一家,
“爹,大小姐说的工分制你没忘吧,大伯一家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赚到的工分也足以养家,”
“没忘,你大伯一家做什么活我都想好了”,杜学文面带微笑,
他大哥杜学斌除了读书,其他事都不会做,杜学文准备安排他做记分员,
大嫂范玉就在养殖厂做个小管事,两个侄子有把子力气,跟着他去山上开荒,
杜飞气笑了,大伯母十指不沾杨春水的那副大家夫人的做派,去养殖厂与牲畜打交道,
“爹,养殖厂与咱们开荒种粮一样,所得收益与大小姐五五分成”,
“你大伯母确实不适合去养殖厂”,
杜学文的关注点与杜飞不同,杜飞是怕杨玲不满意,杜学文是突然想到养殖厂里的味道他大嫂闻不惯,
鸡同鸭讲,永远都讲不清楚,杜飞干脆换了个话题:
“以后咱们一家子除了宝儿都可以挣工分,爹,我想问问,该往家里交多少合适”,
杜学文认真的想了想:“交7成,剩下的3成自己留着”,
“哈哈,我一个月可以存22个铜板”,杜壮高兴的哈哈大笑,
“你还没成家,该你得的3成交给你娘保管”,
哦豁,杜壮笑不出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