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玲感觉身体一阵阵发热,她长得还是可以的,肤白貌美,唇红齿白,生了三个孩子了,身材有致。
这个时候脸上浮现红晕。
吕朵朵都觉得温玲婶子好看。
当年温玲愿意嫁给吕建民,没有嫌弃吕建民家贫,也是觉得吕建民是个有能力的,人帅气还性格踏实不迂腐。
如今夫妻俩家里月例银五两银子,换了以前一年都存不下来五两,吕建民打猎收获还算是好的哩。
大儿子又是捕捞大队成员,也有月例银,这日子大有奔头!温玲越想越开心。
最主要吕建民家是三兄弟各自掌管各自财务,不用上交给婆婆,这个是温玲觉得最舒心的。
一年六七十两银子收入,在长坪镇上都是高收入家庭了!
吕朵朵走后,温玲感激的和吕建民说,我就知道吕朵朵是做大事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干。
吕建民直点头。
吕朵朵解决了人手的事,心里也开心。
爹要忙窑场的事了,娘也要做村里财务,只靠婶子王氏忙不过来。
吕朵朵回家也和王氏说起来月例银的事,说如今爹爹去镇上备案了,吕家村渔业工坊正式成立。
以后工坊主要辛苦婶子,工坊支付给婶子月例十两银子,例银也不用交奶,自己留着。
家用给奶的她会给,年底还有分红给到婶子。
工坊就由婶子总负责,工人们称呼婶子为王掌柜的。
王氏笑得合不拢嘴,她终于可以身有银钱,以后回娘家都可以风光一把。
心里对吕朵朵的疼爱又加一分。
吕朵朵对自己能得多少银两其实并没有太在乎,空间里还有五万两黄金呢!
但是大越朝的吕朵朵需要银子。
渔业工坊对吕朵朵来说毕竟极为重要,是现阶段的资金来源。
根据营业额计算,镇上一个月卖鱼,她大概可以赚到一百二十两纯利润。
她等吕铁柱另一艘船做好了,就要准备去长坪县里开拓市场,可以想象县里的市场一定大于镇上。
到时候厨房人手还需要增加。
窑场也很重要,顺便需要烧制陶罐,到县里卖鱼用陶罐会更好,保存时间也长一些。
还可以打上吕家村招牌。
这边吕朵朵在谋划出路,
两个村热热闹闹的修路大军已经开始动工,共有两个村二百六十五人免费出力。
吕梁柱要忙窑场工坊基建,修路就让吕建设来负责组织。
吕建设如今是村里联防队长,身份地位突显,自然满口答应。
吕朵朵并没有真的一分钱不出,她让吕建民送鱼去镇上的同时,和包子铺的东家每天送来五百五十个肉包子给修路出工的乡亲做午餐,每个人两个。
这个肉包子比较大,五文钱一个,一人两个可以吃饱了。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不舍得自己吃,要带回家给老人孩子尝尝。
修路工作欢声笑语。
吕朵朵和建设叔、温嘉宝说明修路的要求,要有三米宽,路两旁挖上排水沟,路面平整之后要铺上细石子,再从溪流里起来沙子,和着粘土铺进石头缝中。
因为这个要求,工期拖长到了十五天。
钟屋村有五十人也同时动工,因为路要经过他们家门口,对他们有利。
钟屋村听说温家村都是不要工钱,也说不用。
毕竟人家出租金给村里了。
天空作美,修路时日几乎都是晴天,下雨也是小雨,吕家村村道在十五日后顺利完工,吕朵朵愣是坐着牛车跑了两个来回。
牛车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镇上,简直不要太完美。
吕朵朵知道距离她想要的路,还差距太远。
不过现在有了这个,已经好太多。
吕朵朵打算在湖边种树苗,一千多株树苗,两百多人一个时辰就种完了。
树苗吕朵朵说是买的,实际上从空间里拿出来,不过吕朵朵也是积累了十天才有这么多小树苗的,她不会变东西。
树苗长大,赶车走路都会凉快些。
路修好吕朵朵高兴,和吕梁柱等人一商量,决定大摆全鱼宴,宴请帮忙修路的全部三家村村民。
还是在湖边,不同的是笔架湖吕家村段右侧,平整出来几千平方米的空地。
是让修路的人用了一天平整出来的。
全鱼宴当天,家家户户把锅碗瓢盆都拿出来,垒了几十个火灶,捕捞了几千斤鱼,鱼香味飘满吕家村上空。
三四百人同时吃饭,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吃完都满口称赞全鱼宴好吃。
吕家村全鱼宴名声大噪。
吕家村村道也正式命名为吕温村民大道。
道路通畅了,对吕家村的改变是巨大的。
意味着可以把鲜鱼卖出去。
吕朵朵也认为没有必要独家供应给她。
鱼又卖不完。
村里出台规定,不允许个人私自下湖捕鱼,抓到从重处罚。
想吃鱼就找村里买。
联防队员们也会巡逻检查。
周围村民知道用生姜避腥味了,还有麻椒煮鱼也很好吃,虽然没有辣椒,对鲜鱼的需求也大了起来。
也会到吕家村去买鲜鱼吃,吕家村有些小子也会到各村贩卖鲜鱼,赚个零花钱。
也有许多人向吕家村人打听香辣鱼的配方,实在是太好吃了,可惜有点贵,都比得上猪肉价钱了。
这个时代的猪肉是比较难得的肉类。
村里人都说是渔业工坊的秘密,他们也不知道。
甚至有人想出大价钱购买秘方,也被村里人拒绝了。
族老们异口同声,紧守秘方和工艺秘密,是吕家村的族规,如有谁违反,轻则逐出家族,重则沉湖。
还有一次,一个外乡人偷偷进了香料园子,摘了一把辣椒就跑,被联防队员抓住了,问村里怎么处理。
吕梁柱把辣椒搜干净后,把人送镇衙门去了。
吕家村经过这次事件,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村里防范更紧密。
三家工坊也和工人们都签订了保密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