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尊修为尽失,女徒内心狂喜
- “师尊,徒儿终于等到这一天啦!”“逆徒!别冲动,我可是你师尊!
- 今夜好梦

至于这些人,不过是自己要维持这士兵的身份。
况且。
若无自己,他们也早已死在了荆原路的兵锋之下。
自己从未有过对不起他们。
从未……
“呼!”
白霄呼出一口气,摇了摇头,将脑海里的杂念去除。
一行人回到城中军营,禀告了此事,军营很快调集人手,填充了钱华这次的人员损失。
然后他们休息了一会,便又被打发出去打扫战场了。
一众人都在低声咒骂。
甚至连钱华也在骂。
“我们刚遭遇袭击,连休息一两天都不行吗?又要我们出来!”
“这大庆他妈的早该完蛋了!”
“嘘,不要乱说,要是被听到了怎么办?”
即便如此,士气还是很低迷。
应该说不只是这里的士气低迷。
城中、军营,无论哪一处,士气都异常地低迷。
大征兵锋锐不可当,一路南下,少有能够抵挡的城池,整个荆原路都失了,大庆还能守多久呢?
再说。
守着大庆干什么呢?
有什么用呢?
这里很多的兵都不是正经士兵,所谓正经士兵,便是家中世代当兵,从小练起,有军中武艺传授,这样成年之后进入伍中,纵然连入品都难,但熟悉战法、武艺,实力不弱。
当两国交战时,最先上战场的就是这批人,因此损失也是最大,到了后面,这般正经士兵已经很少,多是挑选的强壮的民夫填入兵营,只是稍微训练几日,便让他们上了战场。
即便正经士兵,当兵不过是吃饭,有机会混个小官,是为了生存。
民夫更多是农民、百姓,是被强抓过来。
总的来说,都是为了活命。
他们心里或许有大庆这个概念,也知道守家卫国,但如今的情况,已经让人没了信心。
为什么卫国?
卫国有什么好处吗?
上了战场,一刀一枪,人便死了,死了就什么都没有。
甚至连落叶归根都做不到,还跟不知道是谁的尸体混在一起,挖一个大坑埋葬。
凄惨的战场中突然响起了歌声。
那是一个有些青涩、沙哑的歌声。
疲劳而又低沉的士兵们抬头看去,是一个刚加入队伍的新兵,他的模样还很稚嫩,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眼中又一股朝气,看他的面孔、露出的手腕,没什么茧子,穿着的衣甲不伦不类,盖不住身上那股读书人的气质。
“小娃,你在唱什么呢?”
有一个老兵开口,白霄记得他,这是跟随着南归的一个老兵,如今四十岁了,原来是一个民夫,因为正兵死了,被填补过来。
他原先是一个老农,在地里刨食了三十年,经历了战场的风雨,拿锄头的老手现在拿着刀枪,也很稳重,杀人的技法如同锄地一样,几乎变成了本能。
他的脸上、手上,都有伤痕,在他身上营造出一股凶厉之气,已经是杀了好些人的实在的老兵。
但他眼神却没有杀气,只有疲倦,一种游子对于归乡的渴望。
听到这小娃的歌声,他眼神罕见地柔和开来,现出了一股怀念,一抹温馨。
因为他听到了熟悉的乡音,是久违的故乡的民歌。
新兵很骄傲地回答。
“这是我在河东路听到的民歌,我喜欢它们,我把它们收集起来,把它们学会,老兵,这是你家乡的歌谣吗?”
与这里的所有人相比,他身上有一股奇怪的气质。
但这气质不令人讨厌,反而让人向往。
老兵怀念地笑笑,喉咙里发出低声,是沙哑粗糙的声音,应和着新兵的歌谣,来自河东大地的民歌,在荒芜而凄惨的战场上响起,歌声在盘旋在上空,并不断上升,似乎已经达到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