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王伐纣开始建设殷商美洲

第四十七章 东出龅地无故人

宗佑二十年秋天,经过攸侯雍和牟(mù)颇连续半年的进剿,麃(páo)方的一万余名部落民,除了一小批人死于遭遇战当中,大部分都被南征军俘虏。

这些战俘,一律被押往逢津——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攸雍重访当初那个逢水口营寨的时候,发现当地已经隐隐然有了城郭的样子。

因此,攸侯下令正式在逢水口建城,名字就叫做逢津。左尹繁(pó)呇(mèn),此时正留在这里,负责后勤事宜。

王畿和攸原的留守,则由另外十二个中级臣僚负责——从左王畿的殷民八族、右王畿的长勺氏子弟以及攸原的条氏子弟当中,用抽签分别挑出四人。

留守期间的大小事务,必须这十二人一致同意,方可执行,而且要在五份木简上面都留有记录,一份由他们共同保管,一份呈报给帝,至于另外三份,则送到三尹的府上。

至于已经移居到逢津的牫(gē)貈(mò),因为攸雍打算在龅(bāo)地的中部以及南部筑城,于是他们也再次开始往南迁徙。

在这之前,攸雍已经详细得知六夷各个部落的具体所在,因此他让人把自己脑海里的地图,画在一张大布之上,然后交给牟颇。

“上尹,您真的打算要这样做吗?”

“颇啊,汝应该记得,当年先帝之所以颁发诰(gào)令,让孤在十二岁就得以从军出征,乃是因为孤向先帝说:

‘汝是猛将飞廉的儿子,却年纪太小,既然孤是汝的朋友,这次唯有代汝出征,将来再以实际的作战经历,指点汝的兵法。’

自从孤得胜归来,因为诸项事情的耽误,迟迟未能兑现诺言。

之后,孤便让汝的义父,将汝长期派到奄阳,这正是为了能够每天抽出空闲时间,悉心对汝讲授从军的各种心得啊。”

牟颇点了点头。当初牟殽(yáo)亲自把他养大,虽然也有教授包括兵法在内的各种技能,但因为双方的年纪差距,所以牟颇总是听得似懂非懂。

而攸雍给他讲授兵法就不一样了,不仅生动详细得多,而且攸雍的作战经历,都是跟神土大陆的夷人作战而得来,比起仍然受到早年在华夏征战经历影响的牟殽,攸雍的兵法更为贴合实际一些。

然而,让攸雍万万想不到的是——

正如他自己身为攸喜的儿子,却推崇飞廉和牟殽的用兵之道一样,身为飞廉的儿子、牟殽的义子,他本人的朋友兼徒弟,牟颇最后练出来的兵法路数,竟然是先父攸喜的那一套“扎硬寨、打硬仗!”

每次想到这里,攸雍都忍不住苦笑:难道自己跟牟颇这俩哥们,真是上辈子约好一块投胎,却彼此投错了对方想去的那个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穿越回北宋。父亲是苏轼,一家人刚刚离开了黄州东坡,日子眼看就要好起来了;不过由于苏东坡众所周知的嘴欠加横跳,没几年功夫,又是一路扁扁扁扁扁,去开启南方美食图鉴了,自己就是历史上那个一路从惠州跟到儋州的小坡。这一年,苏过十三岁;距离神宗皇帝去世还有一年;距离王安石和司马光去世还有两年;距离哲宗皇帝亲政还有九年;距离端王赵佶君天下还有十六年;距离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还有三十一年;距离靖康之乱,还有四十二
楚庙寒鸦
大秦:千古贪官,秦始皇赐婚公主
大秦:千古贪官,秦始皇赐婚公主
千古一帝乔装成富商,路过邯郸一小县,名曰桃源。原本以为此处位置较为偏僻,百姓生活较苦。但谁料这里人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治安井井有条,甚至地上踩着的路,都要比咸阳好上不知道多少。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秦始王是闻所未闻。秦始王:“如此治世之大才,朕怎么也得见上一面。”心念之下,便出发见县长。但接下来的见面与接触,彻底让秦始王傻眼了。贪污,受贿,纵容买卖官位,官商勾结,各种坏事做尽。印象中的治世能臣
西部活阎王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
我,朱柏,朱元璋第十二子,大明朝第一个举家自焚的皇子!咱一岁能言,二岁识文,三岁便和大儒谈论诗词典籍...努力,努力,再努力,不为老朱求我当皇帝...只为了能够活下去...苟到永乐年,当一个混吃等死的逍遥王爷!可是...朱柏:“父皇,仙人说.....仙人抚我顶.....”朱元璋:“咋?你要摸咱的脑袋?”朱元璋:”朱棣,你个狗杂种,你怎么当上皇帝的,还敢称祖,出来给咱好好解释一下!“…嬴政:柏儿,你
贫道不戒色
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我是镇三山黄信!我的人生不应只有水浒一段。江山美人,我全都要!
老黄怒发少年狂
有机会取代玉皇的三个人
有机会取代玉皇的三个人
真有三个,第三个比前两个晚了差不多九百年。从第三个说起。他今年才十六岁,一个月前死了全家;他现在被吊在水牢里,但求一死,求死不得,奄奄一息,命悬一线。
观火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