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知青有神力,嫁给军哥狠娇气

第3章 被正好回家探亲的悲惨男配救了

就这样,赵欢欢和文燕这一下午没上工,搬到了林家,也住在了一起。

知青们刚来时,都是要求一人住一个屋子的,但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当初的单纯任性都不见了,现在住在一起,两个人才觉得是安全的。

晚上,两个人睡在一张炕上,才感觉到她们俩真的成功了。

文燕激动的在炕上翻滚,“欢欢,我们真的搬离了那令人害怕的地方。”

赵欢欢点头,也开心的笑了,“嗯,这家房东是军人家属,我们平时也要多敬着一些,咱俩明日早点起,帮着扫院子,做早饭什么的。”

“行!”文燕应下。

她们今天搬过来,林三嫂就邀请了他们一起吃晚饭。

两个人干脆也交了伙食费和她们手里领到的粮食,说了以后和他们一起吃,轮流做饭。

毕竟房东家两口子也是要上工赚工分的。

记得原书中,以前在那边住着时,赵欢欢都是自己做饭吃的,不敢和房东家娘俩一起吃。

那房东的儿子借机摸过赵欢欢的手。

翌日,等林家夫妻俩起床后,就发现院子被打扫干净了,两个知青同志正在厨房里做早饭。

“林叔,楚姨,早饭马上就好了,你们先洗漱一下吧!”赵欢欢说了一声,继续烙油饼。

“好,辛苦两位同志了,你们竟然起这么早?”

“嗯,以前读书时也起的早,习惯了!”赵欢欢笑眯眯回了一句。

等四个人坐在厨房旁边的小餐厅里吃饭时,夫妻俩笑着点头,这两位同志的手艺不错。

其实主要是赵欢欢做饭,文燕打下手,她做饭也是不太行。

但赵欢欢在前世时就是独居社畜,靠着自己的努力买了房买了车,过着独立自主的日子,因此生活中有时候也会追求一些小精致。

厨艺,茶艺,琴棋书画,一些精致生活的东西她都有学过,用来度过休假时光。

应该说,前世的她,终于从蓝领混到了白领,却一觉醒来,回到了从前,什么都没了。

赵欢欢心内叹息,就不该熬夜看小说,不然房子车子票子都不知道会便宜谁!

接下来几日的时间,两个人同出同进,有时候是楚姨做好了饭,有时候她们回来做,她们俩也与房东两口子处的非常很融洽,也越来越熟悉了。

赵欢欢也慢慢的不再想起前世,习惯了这平稳安静简单的乡村生活。

林家二老这几日相处下来,很喜欢她们俩,也不再生疏的叫同志了,而是开始亲昵的喊欢欢燕燕。

甚至老两口还私下悄悄开玩笑说,这两个姑娘他们都挺喜欢,如果将来不论哪个有缘分做了儿媳妇的话他们都会很开心,那么他们一定要认另一个做干女儿。

这一日从地里收工回来,赵欢欢和文燕一路说笑着。

在快回到林家所在的路口时,不妨一个人影快速从墙角闪出来拉着赵欢欢就往角落里带。

“干什么?来人啊,有坏人,救命啊!”文燕吓的大喊了一声。

赵欢欢正要抓住对方给他来个过肩摔,对方却停下了,把她堵在墙角,气急败坏的说道,“是我,郝强,赵同志,你为什么突然不在我家住了?”

赵欢欢皱眉,郝强?这就是书中欺负了原主害原主死了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启禀王爷,王妃太凶了
启禀王爷,王妃太凶了
年纪轻轻就被查出绝症,去山里祈福却被“迫”留下学习医术,好不容易学有所成,也给自己多了几年时间。下山第一天住了一个旅馆就死了?穿越到一个蠢货身上,而且原主是被自己给作死的,也无语了。只好接受现实,斗绿茶,怼姨娘了……
桑枝子
七十年代我不是炮灰
七十年代我不是炮灰
汪春兰做梦梦到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被人抢了男朋友,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哥哥瘸了腿,父母在村里抬不起头来,还好这些还没有发生。但新女主带着金手指,越来越美娇,男朋友越来越远。原来喜欢她的人都转而喜欢美娇女了,怎么破?比美比不过,那就好好学习,努力挣钱吧,做更好的自己。原一代女主和二代女主,各凭本事吃饭。
西瓜吐籽
不做权臣外室,我只想种田
不做权臣外室,我只想种田
霍延正身为大理寺卿,在京城百姓眼里,他铁面无私断案如神是个好官。可在苏令晚眼里,他冷漠无情袖手旁观,算不上是个好人。所以当霍延正来她面馆吃面,她总是偷摸地给他添两份小菜或多加一个荷包蛋。她天生胆小,又无依无靠。只盼着霍大人看在小菜和荷包蛋的份上,遇事能网开一面。可谁知,她的举动落在霍延正眼里......“你心悦于我?”苏令晚惊呆了:“从未!”后来弟弟被冤入狱,苏令晚拎着食盒进了大理寺书房。再出来时
水果冻冻
四合院:开局贾张氏来借钱
四合院:开局贾张氏来借钱
张兴宇原本是21世纪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情满四合院’的世界中,成为红星轧钢厂的一名三级钳工,并获得了系统加持,他的出现使得四合院中的一切发生了改变……
三盗老贼
四合院之傻柱重生了
四合院之傻柱重生了
傻柱死了,死在了年关前,死在了大雪纷飞夜,死在了对过往的悔恨中。死的凄惨无比,桥洞埋尸,野狗啃食,死无全尸。何雨柱这一生过得是跌宕起伏,轰轰烈烈,却没想到在年老之时,会落得如此下场。傻柱活了,他重生了,重生在一切尚未发生之时。这一世,他不再做‘多尔衮’,只想好好补偿前世他愧对的母子俩。PS:年代日常文。
码农不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