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93:从歌厅老板混成顶流

第36章 意外!香江四大天王来了仨!

孙南结结巴巴的开了口,说出一连串的名字,整个人的脑子都是空白的,甚至还特意往后又看了看。

如果再加上张雪友的话,那岂不是凑成了四大天王!

可问题的关键是,这三个人是怎么冒出来的,又是为什么会冒出来?

“孙南你好!”

刘得华跟孙南点了点头,现在孙南签约的香江艺能动音,就是刘得华的东家,两个人也算是同门师兄弟,自然见过几面。

“快请进!快请进!”孙南后退两步赶紧让路,事实上刚才喊出名字之后,大家已经纷纷凑近。

“你们还真来了啊!”这时候倪苹上前,直接帮忙招呼:“我还以为你们都没有时间呢,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谷建分老师!”

谷建分也是满头雾水,看着这三个字明显穿的更加时尚潮流的小伙子,收拾好情绪后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就看向倪苹。

因为现在大家全都能看出来,倪苹是唯一知情人!

倒是没等倪苹说出原委,刘得华已经开口:“我们是过来专门感谢苏洛的,对了,不好意思,哪位是苏洛!”

“华哥!铭哥!城哥!”苏洛这时候已经走了过去,跟这三人握手:“我是苏洛!”

“生日快乐!”刘得华把手里的袋子送上,接着是黎铭和郭福城,都是向苏洛表达了祝福,并且送上礼物。

“雪友现在正忙着演唱会,实在是分身乏术,这是他专门委托给我带来的礼物,要我替他说声谢谢呢!”

“嗨!这么客气干嘛!我是真没想到你们会来,是苹姐跟你们说的吧?来来来,先坐!”苏洛招呼他们落座,接着大家全都过来一一见面打招呼。

实际上这里面也有熟人,像是毛阿民、程方圆甚至那瑛,跟香江四大天王都有过几面之缘,王霏更是如此。

可说实话,哪怕到了现在,所有人全都是满脑子浆糊,不知道今天到底是吹的什么风,怎么把他们吹来了。

虽然现在百分之百的认定,他们确实是来给苏洛过生日的!

可对于为什么他们会来,而且是从香江专程过来,那就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全都偷偷的看向倪苹。

倪苹看着大家一脸求知欲的表情,笑着说道:“嗨!就是前阵子小洛不是开歌厅缺点儿钱嘛,他就找我帮忙!”

“知道我跟他们几个比较熟,让我当个中间人,卖了四首歌,他们四个一人一首!”

“前天华仔给我打电话,说是希望能够过来当面感谢苏洛,我就顺口念叨了一句,谁承想他们还真的都来了!”

倪苹摊了摊手:“说真的,我都很意外,要是早知道你们真能来,我肯定得让小洛去机场接你们啊!”

“不用!我在燕京很熟的,我带着他们过来,很容易找的!”黎铭高高帅帅,典型的温润如玉贵公子。

一开口就是燕京本地口音,听着就亲切。

毕竟黎铭也算的上土生土长的燕京人,老宅子就在西四那边的羊肉胡同,十多岁才去了英国,要不然普通话肯定不会说的这么流利。

“《忘情水》!!”

孙南突然就来了一嗓子:“《忘情水》是我师哥写的?还有《狂野之城》、《祝福》、《哪有一天不想你》都是我师哥写的?”

“师哥你就是雨夜带刀不带伞???”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启禀王爷,王妃太凶了
启禀王爷,王妃太凶了
年纪轻轻就被查出绝症,去山里祈福却被“迫”留下学习医术,好不容易学有所成,也给自己多了几年时间。下山第一天住了一个旅馆就死了?穿越到一个蠢货身上,而且原主是被自己给作死的,也无语了。只好接受现实,斗绿茶,怼姨娘了……
桑枝子
七十年代我不是炮灰
七十年代我不是炮灰
汪春兰做梦梦到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被人抢了男朋友,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哥哥瘸了腿,父母在村里抬不起头来,还好这些还没有发生。但新女主带着金手指,越来越美娇,男朋友越来越远。原来喜欢她的人都转而喜欢美娇女了,怎么破?比美比不过,那就好好学习,努力挣钱吧,做更好的自己。原一代女主和二代女主,各凭本事吃饭。
西瓜吐籽
不做权臣外室,我只想种田
不做权臣外室,我只想种田
霍延正身为大理寺卿,在京城百姓眼里,他铁面无私断案如神是个好官。可在苏令晚眼里,他冷漠无情袖手旁观,算不上是个好人。所以当霍延正来她面馆吃面,她总是偷摸地给他添两份小菜或多加一个荷包蛋。她天生胆小,又无依无靠。只盼着霍大人看在小菜和荷包蛋的份上,遇事能网开一面。可谁知,她的举动落在霍延正眼里......“你心悦于我?”苏令晚惊呆了:“从未!”后来弟弟被冤入狱,苏令晚拎着食盒进了大理寺书房。再出来时
水果冻冻
四合院:开局贾张氏来借钱
四合院:开局贾张氏来借钱
张兴宇原本是21世纪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情满四合院’的世界中,成为红星轧钢厂的一名三级钳工,并获得了系统加持,他的出现使得四合院中的一切发生了改变……
三盗老贼
四合院之傻柱重生了
四合院之傻柱重生了
傻柱死了,死在了年关前,死在了大雪纷飞夜,死在了对过往的悔恨中。死的凄惨无比,桥洞埋尸,野狗啃食,死无全尸。何雨柱这一生过得是跌宕起伏,轰轰烈烈,却没想到在年老之时,会落得如此下场。傻柱活了,他重生了,重生在一切尚未发生之时。这一世,他不再做‘多尔衮’,只想好好补偿前世他愧对的母子俩。PS:年代日常文。
码农不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