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羽林

第八十四章 大局为重

“殿下,该您落子了。”

今夜太子刘据,也不知道怎地儿,总觉得自家思绪烦躁,坐立难安,以至于同卫广于大帐中对弈时,还未开始下上几步,便呆坐半晌,久久不语。

“唉!”

刘据闻言,叹了一口气,索性便将手中棋子随意扔在了棋盘上,起身向帐外走去。

卫广见此,和一众宦官,宫女,赶紧从后面跟上。

“殿下,夜深天凉,您要保重身体啊!”

太子刘据刚刚出帐,正好遇上带着食盒过来的史良娣,她见太子仅着薄衫,便迎风站于帐外,连忙从一旁宫女手中,接过皮裘大氅,温柔的为其披在身上。

刘据闻言,默不作声,只是轻轻拍了拍自家良娣的柔荑,以作回应。

“殿下勿忧,赵将军,任将军,皆是久经沙场,手下士卒,俱为精兵,不管是才智,勇武,皆非匈奴蛮夷可敌,只请殿下静待捷报便可。”

卫广虽然一直在以私人名义,催促任平进军,但这并不等于他对任平和赵充国的统兵能力产生怀疑。

“孤安!汝自先锋军营而来?”

这一注,卫广压得甚多,若任平所部,真要是全军覆没了,他纵然再不甘,亦只能领兵回撤了。

“许野拜见殿下!殿下圣安?”

营中诸将,有不少想要就此暂退,和大军汇合,但任将军和赵将军,恐李陵趁机追击,便下令屯兵原地,加固营地防御,以拒匈奴兵马!

“殿下,我军虽是大捷,但伤亡亦不小,眼下先锋部队可战之士不足二千,全营伤者达一千余人。

此战机,数年难逢,任将军说,万不可因他一人,而使三军受累,如此他便是活着,亦终生寝食难安,还请殿下和卫副帅,即刻率大军攻占范夫人城,任将军言到,有他和赵将军在,断不会放浚稽山中,匈奴主力一人而过。

五千士卒,死了不可惜,重要的是,任平带走了几乎太子刘据这一路,所有能打的干将了。

传孤的旨意,加派探马,任卿,赵老将军已然五六日没有讯息了,孤甚感忧虑!”

先前卫广迟迟未动,皆因任平所部,没有探查到,留在漠南的匈奴主力位置。

“此战我军大胜,斩匈奴敌首数千,敌军胆寒,自相踩踏,死伤共计上万,缴获战马千匹,辎重军备,小的来时还未来得及清算,战后任将军恐叛将李陵收整残兵,又命沃野军营长罗愣娃,率玄铠骑兵,再追匈奴三十里,匈奴被吓得肝胆皆破,连夜逃回匈奴大河,不敢再战。”

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在帐外传来,许野却并无喜色而是心中凛然,他不敢想,莫不是任将军已然遭遇不测了?

史良娣不通军务,朝政,但是她懂该如何做一个好妻子,她此事默默握住太子刘据的手掌,以誓自家与夫君同在。

“殿下……”

卫广生怕自己这边有所妄动,被匈奴主力骑兵和卫律所在的范夫人城部队,来一个两路夹击,错失了他们先前的主动,有力局面。

“哈哈哈……好!好啊!殿下!大胜!大胜呀!”

从他的太子符节,调不动北军的那一刻起,刘据便清醒了过来。

“诺”

“卫副帅要抗旨不成?”

“孤记得,任卿和赵将军率军出发时,可没带多少冬衣,草原夜间这般天寒,前线士卒该如何苦挨?

许野说到最后,已然泣不成声。

太子刘据见到一脸风尘,衣着狼狈的许野,并未着急闻讯,反倒是回了句话后,便自行进了大帐。

许野也没有让刘据失望。

刘据刚刚下旨,帐内的黄门,小宦官,以及许野,便要着手去办,却是被卫广一声吼,给全权拦住。

值此千载良机,殿下万万不可因私情而废公务,任将军一人之身可换我大汉边境万民,十年安乐,孰轻孰重,殿下想必自能圣断!”

尽管许野带来的是好消息,但太子刘据的眉头依旧没有舒展开,他心中那种莫名的烦躁,并没有因为这个消息,而有丝毫减弱。

“殿下,夜深了,您乃是三军主帅,贵体万不容失,还请先行回帐吧!”

“宣赵三箭觐见!”

许野一路星夜兼程,不敢怠慢,此时着实口渴,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气息却是不够了,不由得暂停,喘了一口气。

卫广久经沙场,自然能够看到,经此一役,只要任平能够稳住三五日阵脚,自己完全可以趁此一举收复范夫人城。

近来得知霍光大部队还在受降城徘徊,只有数千胡骑,快要抵达范夫人城后,卫广反而不急了。

“方才据汝所说,此战我先锋部队死伤不下数千,今我大军不攻范夫人城,将置他们和边境百姓于何地?

卫广之言一出,大帐之中瞬间安静了下来。

坊间有句俗语,太子刘据深以为然。

只要夺下范夫人城,殿下此次北击匈奴,便可进全功,任将军预料,一旦我军拿下范夫人城,同霍光部,商丘成部,形成三线联动,匈奴狐鹿姑单于,必不敢与我军硬碰,派人求和不过是时间问题,我军可借此边谈边拖,匈奴必然以缺粮而致使大量牧民,士卒死亡,元气大伤,数年无法再犯边。”

巫蛊之祸把“天真”的刘据。一棒子给锤醒了。

卫广也知太子刘据此举深意,无非便是怕稍后军情太过“劲爆”,让许野在帐外通禀,不好封锁消息,恐影响军心罢了。

一向太子刘据,都是稳住钓鱼台,今突然表现得这般急切,卫广也不明所以,只能勉力宽慰。

许野的这个想法,和帐内众人大致相同。

任平对他来说,不是一般的功臣干将,他深知,若无任平,自家此时能否还活着,都是一个未知数,并且先前自家母后卫子夫,一再跟他强调任平的重要性,太子刘据亦深明其理,但这都不是他纠结的原因所在。

可眼下,困扰他下决断的是,一旦任平因此亡故,天下臣民,会不会就此而凉了心。

殿下!任将军在同匈奴鏖战时,为掩护策应赵老将军和罗营长,身先士卒,身中数箭,箭头拔出后,血水足有半盆,脸色已无活颜,体发热症,嗜睡昏厥,不能理事,军中事务,现皆由赵将军代管!

他闻言,在短暂的思虑了片刻后,当即下旨。

刘据在卫广和自家爱妾的连番劝说下,也不好再执意如何,就在他转身即将回帐之际,自远处传来急切的禀告人声。

“诺!”

一旁的许野,得了这个结果,自是高兴,赶紧连同黄门,小宦官,就欲去帐外传旨。

“有何军情,速速报来!”

“卫广,汝莫不是要弃为大汉浴血厮杀的任将军于不顾?”

此时卫广之心,已然跌到了谷底,但太子进帐了,他却不能越俎代庖,先行查问,只得耐着性子,随太子一同进帐。

在如此朝局,任平能够舍身护他,并且不求回报,没有怨言,太子刘据焉能舍他?

初见太子,赵三箭自然免不了紧张,好在他心中已然将任平交待的话语,背了千百遍,此时近乎下意识全盘托出。

“启禀殿下!我乃沃野军,任将军麾下二营长赵三箭,有紧急军情上奏!”

“手里没把米,连只鸡都甭想哄住。”

“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朱棣:让你监国,你登基称帝
大明朱棣:让你监国,你登基称帝
大明永乐十五年,朱棣意欲北伐阿鲁台部,太子朱高炽联合百官反对。唯有汉王朱高煦站出来支持朱棣,群臣反对激烈,朱棣怒斥太子百官,当机立断决定让朱高煦来监国。史称“汉王监国”!从此开启大明盛世,威加海内,四海来朝!朱高煦:“朱棣?那是太上皇兼任朕的征北大将军罢了!”
西湖书生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穿越回北宋。父亲是苏轼,一家人刚刚离开了黄州东坡,日子眼看就要好起来了;不过由于苏东坡众所周知的嘴欠加横跳,没几年功夫,又是一路扁扁扁扁扁,去开启南方美食图鉴了,自己就是历史上那个一路从惠州跟到儋州的小坡。这一年,苏过十三岁;距离神宗皇帝去世还有一年;距离王安石和司马光去世还有两年;距离哲宗皇帝亲政还有九年;距离端王赵佶君天下还有十六年;距离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还有三十一年;距离靖康之乱,还有四十二
楚庙寒鸦
大秦:千古贪官,秦始皇赐婚公主
大秦:千古贪官,秦始皇赐婚公主
千古一帝乔装成富商,路过邯郸一小县,名曰桃源。原本以为此处位置较为偏僻,百姓生活较苦。但谁料这里人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治安井井有条,甚至地上踩着的路,都要比咸阳好上不知道多少。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秦始王是闻所未闻。秦始王:“如此治世之大才,朕怎么也得见上一面。”心念之下,便出发见县长。但接下来的见面与接触,彻底让秦始王傻眼了。贪污,受贿,纵容买卖官位,官商勾结,各种坏事做尽。印象中的治世能臣
西部活阎王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
我,朱柏,朱元璋第十二子,大明朝第一个举家自焚的皇子!咱一岁能言,二岁识文,三岁便和大儒谈论诗词典籍...努力,努力,再努力,不为老朱求我当皇帝...只为了能够活下去...苟到永乐年,当一个混吃等死的逍遥王爷!可是...朱柏:“父皇,仙人说.....仙人抚我顶.....”朱元璋:“咋?你要摸咱的脑袋?”朱元璋:”朱棣,你个狗杂种,你怎么当上皇帝的,还敢称祖,出来给咱好好解释一下!“…嬴政:柏儿,你
贫道不戒色
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我是镇三山黄信!我的人生不应只有水浒一段。江山美人,我全都要!
老黄怒发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