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羽林

第十章 面圣

第10章 面圣

前方大战,情况不明,太子刘据如何坐得住,其一早便下了马车,翘首以待。

任平这边才打赢,立马便有传令士卒,向太子禀告喜讯。

太子刘据闻听喜讯,脸色舒缓不少,但依旧原地等待,其还是要听任平亲口说,方才放心,确信。

“殿下!末将不辱使命,逆贼李广利之军,已被吾击败,现其逃窜入了甘泉宫。”

任平纵马归来,嘴里一边禀告的同时,一边费劲儿的想要下马,周遭的士卒见此,连忙向前搀扶,却是一把被太子刘据屏退。

太子刘据在众士卒不可置信的目光中,亲自扶双腿麻木的任平,吃力的下了马。

“殿下隆恩,末将万死不辞!”

任平一下了马,便借着双腿麻木之即,瘫坐于地。

若没有他此时狼狈不堪,哪里有机会让太子刘据向一众士卒,彰显其礼贤下士,宽厚仁慈。

“任卿为孤操劳,着实劳苦!”

其今日之功,不可为不伟,如此大胜,若是再配上一副神采奕奕,飞扬跋扈的神色,纵然太子刘据当面不说什么,心里也要犯嘀咕。

但此时任平越是表现得狼狈不堪,越是能让周遭人觉得,自家将军,不是战神,而是一名有血有肉的人,太子刘据的戒心,也会因此消弭。

见太子刘据一脸感动,还要亲身来搀扶自己,任平知道时机差不多了,连忙顺势挽住其手臂,进言道。

“殿下,如今逆党奸邪大势已去,正是进甘泉宫接驾的好时机。”

太子刘据闻言,反而露出迟疑之色,事到如今,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家父皇。

汉武帝几十年树立的威信,让太子刘据,至今仍觉恐惧。

任平见此,继续进言,他自然不能让太子刘据再迟疑,若其此时不见,一旦那个汉武帝自己溜达出来了,到时候恐怕他和太子刘据,就逃不掉谋反的名头了。

别看眼下任平的军队,对其颇为信服,他指挥起来,也犹如臂使,但任平并没有因为大胜而发飘。

他深知,这些都是过眼云烟,只要汉武帝一出现,一声令下,方才还跟他一同出生入死的士卒,砍起自己脑袋来,绝不会有一点手软。

一战之威,如何能和汉武帝数十年之威望,相提并论?

更何况,对上汉武帝,任平先前的谎言便会不攻自破,没有大义名分在手,他连屁都不算。

正因为任平看得清楚,其此时已经打定主意了,自己今天就算是拖,也得把太子刘据拖到甘泉宫去。

“殿下!千难万险,已经过去,今大事成败在此一念间,殿下切不可犹疑,致使重蹈被奸邪所趁之覆辙,臣虽不才,愿为殿下,陛下,肝脑涂地。

往事种种,皆臣之过,臣愿带随身精骑数十,陪同殿下进宫见驾,万般雷霆,臣以项上人头,阖家性命担之!”

任平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太子刘据还有啥可拒绝的?

即便他心中再有不情愿,拒绝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既如此,孤便依任卿之言。”

————

从泾水调来的水手,并没有参加平原战斗,但他们却在山间路口,居高临下,将这场战斗看得一清二楚。

任平和贰师将军李广利的两军厮杀,深深震撼了他们,加之任平一路走来,端坐马上,双手高举皇帝符节,太子符节,这些水手便是有一二个胆大的,也不敢有所阻拦。

这条山路任平希望走得慢一些,但世事往往事与愿违。

其带着活下来的十二个结义兄弟,陪同太子,于不知不觉间,便行进到了甘泉宫的门口。

宫门外站着一排衣襟染血的士卒,任平虽然不认识他们,但猜也能猜到,这些士卒应该就是李广利的亲兵。

这些亲兵,初见任平本来想要拔刀相向,但再看到其身边的太子殿下后,便默默的将已经出了一半鞘的佩刀,收了回去。

太子刘据脸上,此时不见半分犹疑,懦弱之情,其飞身下马,微微整理了衣冠,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迈步便往甘泉宫里进。

“尔等在此等候!”

任平给一众结义兄弟下了道命令后,便紧随其后,也跟着太子殿下进了宫门。

看守宫门的当值太监,见了二人,根本不敢出言半句,其只粗略的望了一眼,发现是太子殿下后,便把自己的头颅给深深埋低了。

在赶赴汉武帝所在宫殿途中,任平灵机一动,快步追上太子刘据,将自家怀中的太子符节,皇帝符节,北军虎符,皆交到了他的手上。

太子刘据对此并没有多想。

“儿臣刘据请见父皇!”

守在汉武帝殿外的,乃是宦官苏文,其见了太子殿下后,满脸堆笑,想要上前禀告什么,太子刘据却是没有给他半分好脸色,一点也不搭理他,只是紧走几步,来到殿门外,高声通传。

太子刘据这般做派,弄得苏文好不尴尬,其微微将手臂伸入怀中,不知道在摸索什么,当其有了决断之时,正好对上了任平冰冷的眼神。

吓得其讪笑一声,连忙将怀中的手臂拿出来晃了晃,以证自家清白。

“哼!”

任平见此,冷哼了一声,紧紧握着腰间佩剑。

“给朕滚进来!”

突然从殿内传来苍老洪亮的声音,吓得殿门外三人,皆是一哆嗦。

太子刘据转身和任平对视一眼后,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将面前殿门打开。

当殿门打开的一瞬间,任平从侧面,透过缝隙,瞥了里面一眼,发现李广利正在殿中跪着。

殿内最高位,设有一张软榻,榻上半卧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

老者的相貌,任平还来不及观瞧,便已经跟太子刘据进了大殿。

进了大殿之后的任平根本不敢再四处打量。

其激灵儿得很,随手将殿门关闭后,直接顺势便跪倒在距离那老者最远的殿门旁了。

“儿臣刘据,见过父皇!”

相比之下,太子刘据的胆量,要比任平好多了,其大步流星,越过李广利,来到汉武帝榻前,拜倒请安。

“太子好威风啊!来来来!汝不是喜欢朕座下的榻椅么?上前来拿!”

汉武帝言罢,任平不知他人做何感想,其却是直接将头颅埋低,心中默念: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

如此作为,绝非任平胆小怕事,实在是当今局面,已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了。

面对汉武帝,他不做鸵鸟,又能如何?

要是有得选,其宁可再和贰师将军李广利打一仗,也不愿与此殿中多停留一刻。

“父皇明鉴,儿臣惶恐,儿臣绝无半点异心,安敢做不当人子之举?”

太子刘据说话间,涕泪横流,汉武帝见此,沉默半晌,方才出言道。

“汝当朕是齐桓公,赵武灵王之辈?”

汉武帝此言一出,太子刘据不由得以头锄地,磕头如捣蒜,很快便血覆其面。

一旁的任平见此,感觉尤为熟悉。

“汝这是做甚?汝乃一国储君,行此癫狂之举,成何体统?”

汉武帝嘴上不饶人,但见太子如此,却还是忍不住俯身一把拉住了他的臂膀。

“父皇!江充乃卑鄙小人,其设计陷害于儿臣,京中被其逼死者不下万余,儿臣初遇祸事,心中惶恐,本月所派问安父皇的使者,又一直杳无音信,儿臣进宫问询母后,母后更没了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
我,朱柏,朱元璋第十二子,大明朝第一个举家自焚的皇子!咱一岁能言,二岁识文,三岁便和大儒谈论诗词典籍...努力,努力,再努力,不为老朱求我当皇帝...只为了能够活下去...苟到永乐年,当一个混吃等死的逍遥王爷!可是...朱柏:“父皇,仙人说.....仙人抚我顶.....”朱元璋:“咋?你要摸咱的脑袋?”朱元璋:”朱棣,你个狗杂种,你怎么当上皇帝的,还敢称祖,出来给咱好好解释一下!“…嬴政:柏儿,你
贫道不戒色
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我是镇三山黄信!我的人生不应只有水浒一段。江山美人,我全都要!
老黄怒发少年狂
有机会取代玉皇的三个人
有机会取代玉皇的三个人
真有三个,第三个比前两个晚了差不多九百年。从第三个说起。他今年才十六岁,一个月前死了全家;他现在被吊在水牢里,但求一死,求死不得,奄奄一息,命悬一线。
观火山人
大唐:李世民提议让我当太子
大唐:李世民提议让我当太子
魂穿大唐,成为三皇子李恪,觉醒了神级选择系统。系统:李世民提议让你当太子。选择1-成为太子,奖励1000玄武卫。选择2-拒绝当太子,奖励杀神白起。李恪:选2,选2,傻子才想当太子。某日李世民私下叫来长孙无忌,道:”无忌,你一再劝朕立雉奴为太子,朕担心他性格柔弱,守护不住江山。吴王李恪英武果断、文采飞扬,性格与朕神似,朕想立他为太子,你觉得怎么样?“长孙无忌郑重道:”雉奴已成为太子,怎能再立李恪为太
叶筱麦
大唐一根棍
大唐一根棍
一个五行缺德的农家少年,渐渐成长为大唐第一搅屎棍(呸,划掉),是成长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我嗨皮你不嗨皮?那就打到你嗨皮。感化不了你,就火化了你。折叠番邦,庖解士族,调教亲王,看不顺眼的皇帝都要给两巴掌。顺我者未必昌,但逆我者一定亡。堂堂大唐,新鲜的洗脚水,当然要让四方来喝。
我叫王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