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安惊讶的看着祺太后脖子上的观音玉佩,心想:这原主不会是皇家人吧?
“安丫头,你这观音玉佩哪来的?”祺太后急切的再次询问。
于安安回过神来,她轻轻抚摸着脖子上的观音玉佩。
“我也不知道这观音玉佩是哪来的,两年前我落水,被娘亲从河里捞起来的时候,它就戴在我脖子上了。”
祺太后闻言,眉头微皱着轻声呢喃:“莫非安丫头是晴儿的女儿?奇怪了,晴儿的女儿怎么会在这呢?”
祺老夫人的声音虽然不大,但于安安还是听清楚了。
“祺老夫人,晴儿是谁?我娘亲吗?”于安安疑惑的问道。
祺太后没有立刻回答于安安,她两眼仔细打量着于安安的面容。
跟晴儿有两分相似,估计是女肖父的原因吧。
打量完于安安后,祺太后长叹一声,她把这观音玉佩的来历娓娓道来。
原来这观音玉佩是祺太后跟她的好姐妹镇南王太妃年轻的时候特意让人打制,并让大师开过光的。
佩戴这观音玉佩,一方面是为了祈求平安,另一方面也是作为两人联络的重要信物。
两人情同亲姐妹,她们发过誓,无论今后谁有困难都要互相帮助。
所以这玉佩,祺太后一直都戴在脖子上。
镇南王太妃也就是于安安的外祖母,只生育慕容晴儿一个女儿,因为早产的关系,她伤了身子,常年卧榻在床。
镇南王太妃怕她走后,继室会随意把女儿嫁出去,她临终前托付祺太后照顾一下慕容晴儿。
祺太后把慕容晴儿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时常让人接她进宫来居住。
在慕容晴儿及笄那一年,祺太后把她许配给当年的探花郎。
因为慕容晴儿是早产儿,自小身子骨弱,她是成婚十多年后才生下于安安一个女儿。
祺太后在于安安百日的时候还见过她一面呢。
只不过,这几年慕容晴儿都未曾进宫,祺太后也没有再见过于安安,所以祺太后才认不出于安安来。
慕容晴儿每到过节,都会派人送些礼节进宫给祺太后。
每次送的礼节,都会附上她过得很好的信条。
祺太后见她不愿时常进宫来看她,还特意让人查了一下原因。
原来是有公主骂慕容晴儿:自己没有亲娘就霸占别人的娘。
祺太后心中明白,慕容晴儿只怕是被那些话给伤了。只要她过得好,祺太后也就不介意她不进宫来看她了。
祺太后没想到竟然在岭南的偏僻之地,见到好姐妹遗留下来的观音玉佩,更没想到晴儿的女儿会在这儿。
这两年祺太后不在宫中,就没人及时禀告慕容晴儿的情况给她。
还好,原主不是皇家人,于安安才松了一口气,原主竟然跟她同名同姓,这是于安安没想到的。
听祺太后所说,原主的爹是当今户部左侍郎,也算是官家小姐吧。
“皇儿,你派暗卫查一查晴儿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安安会流落在外?”
于家人这会都不在家,祺太后说话也不再避讳。
承乾帝点头,他把慕容晴儿当做亲妹妹一样,要是于侍郎敢欺负她,他肯定要为慕容晴儿讨个说法。
李总管很识趣的出去外面,吩咐暗卫查一查事情的真相。
“安丫头,你记得你是怎样落水的吗?”祺太后问。
于安安摇摇头,“我记得好像是被人从一个很高的地方推下来,然后掉进水里的。
至于是谁推的,我就不知道了,因为落水之前的事情,我一点都记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