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于安安就被于婆子喊起床。
啊……这该死落后的交通时代,赶趟集市都得天不亮就出门。
于安安抓狂不已,头发都被她挠成了鸡窝了。
唉,心里再怎么不爽,还是要起床滴。
于安安赶紧爬起来穿戴好。
洗漱完后,于婆子递给她一个野菜饼子和水袋。
于安安拿过早餐便跟着于老二和于大虎出门。
水蜜桃由于老二背着,于安安和于大虎两人倒轻松,都没有背东西。
于老二这人不善言辞,于安安问一句他就答一句。
最后于安安觉得无聊,便边吃野菜饼子边跟于大虎聊天。
“大虎哥,你会认字吗?”
“会认简单的字,还是我找村长的孙子学的。”于大虎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耳根子都红了。
这于大虎果然是好学之人,家里没条件上学堂就自己创造条件,或许能有一番大作为。
于安安可是本科学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启蒙的知识,她是学过的。
“大虎哥,你能写你的名字出来,让我看一下吗?”于安安想看一下大承朝的文字是怎样的。
于大虎二话不说蹲在地上,用树枝在地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于安安惊奇的发现大承朝的文字,竟然跟现代文字一样,是简体字呢。
于安安又惊又喜。
“大虎哥,你想学认字吗?我教你吧。”
“安安妹妹,你,你认字?”
于安安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太好了……”于大虎激动的手舞足蹈。
他做梦都想读书认字,他想考取功名,他想衣锦还乡,而不是现在这样每天在地里刨食。
只是家里太穷了,他不敢跟爷爷开口。
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于安安干脆教所有于家人认字。
于老二向于安安投去诧异的眼神。
这便宜侄女年纪这么小就会认字,想来她以前也不是个普通人啊。
不知不觉间,三人已经走到县城门口。
青砖筑成的十米高墙,显得特别威武霸气。
跟后世电影中的城池差不多。城门口有拿着长枪的守城将士在维护秩序。
这牛头县的县令还算清廉,没有以收入城费为由收刮民脂民膏。
于安安和于大虎跟着于老二入城后,去往城西的集市。
这个集市是给村民摆摊卖自产的农作物。摊位费只要交两个铜板就好。
一靠近集市就听到络绎不绝的叫卖声。
有卖家禽鸡蛋的,卖蔬菜的,最多就是卖水果的。
这季节刚好是李子和枇杷上市的季节,卖这两种水果的摊位比比皆是。
由于交通不发达,加上水果不易保存,批发的货商基本是周边府城的。
供大于求,果子的价格是真的贱啊,李子一个铜板两斤,枇杷一个铜板一斤。
果贱伤农,果农辛辛苦苦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
不种果树吧,又没有更多的水田来种水稻。
只能得过且过,每年都期盼来年的水果价格会更高一些。
于老二去交了两个铜板的摊位费,便带着于安安和于大虎在卖菜的老农旁边寻了个摊位。
把背篓上面的干草掀开,拳头般百里透红的水蜜桃,在清一色的李子枇杷当中显得独树一帜。
瞬间吸引过往路人的注意。
桃子见得多,这么大的桃子众人还是第一次见。
于安安准备吆喝,一个挎着竹篮的大娘就走上前询问。
“大兄弟,你这桃子真水灵,怎么卖呀?”
于老二憋得脸蛋通红,支支吾吾也回答不出来。
这价格好像他老娘也没交代清楚啊。
于安安赶紧出来救场。
“大娘,我们这是水蜜桃,是海外来的新品种哦,五十文一个,您要几个呀?”
大娘一脸肉疼,五十文才一个!
她都能买上一斤上好的五花肉呢。
“呵呵,小姑娘,这太贵了,我买不起呢。”大娘尴尬的笑了笑。
“没关系的,这水蜜桃树种是我家爷爷好不容易从洋人手里得来的,精心呵护了两年才结了这几十个果子咧,实在不能便宜卖。
我家的水蜜桃特别好吃哒,汁水饱满又脆又甜哦。”
一旁的于大虎看着于安安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脸皮忍不住抽了抽。
山沟沟找到的桃树还能被她说成是从洋人手里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