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你真名被我识破了

第四十一章 独夫

正殿气氛变了。

宛如死一般的静!

楚红绫察觉这点,意识到是谁来了,耳边响起影密卫的喊声,“属下参见魔主。”

“你们放开她。”

随着这道命令,楚红绫身上的束缚消失。

她第一时间从地面爬起,转身,望向前方。

这就是魔主?

她眼眸露出几分兴奋,就像在动物园看珍稀的动物,恨不得将对方的样子牢记在心中。

魔主头戴翡翠小冠,生得剑眉星目,面容俊朗,衣着并无华贵之色,一袭简单的青衣,朴素中透着唯我独尊的霸气。

“魔主,初次见面,有关青竹宫的事情,我没。”

“将死之人何必多言。”

白玉京打断她的话,又暗中操控身外身上前。

“师父,楚红绫有悔改之意,愿接受魂禁咒,望您能网开一面,饶她这次。”

“玉京,我先前给过枯骨城一次机会,她没有珍惜,你不用多说了。”

“是。”身外身不再多言,到这一步已经能表明自己信守诺言的人设。

楚红绫心中并无太大失落,兴致勃勃道:“临死之前能否让我问魔主一个问题?”

白玉京想了想,决定尊重死者的愿望,“问吧。”

“何为天下?”

“我即是天下。”

“哈哈!”楚红绫大笑,笑得花枝乱颤,笑得单膝跪地的影密卫头皮发麻。

尤其是昨日曾接受洗礼的影密卫,更担心魔主盛怒之下,殃及他们这些“池鱼”。

白玉京面无表情道:“你笑什么?”

楚红绫收敛笑容,又多活了几秒,慢悠悠道:“我想起和欲海禅师的对话,他说魔主以己欲御天下,必将处处受阻。

我反过来说这就是魔主所愿,事实证明,我说得没错。

不过,魔主背负天命时,自然能说我即是天下,终有一日,您的天命会转衰。

若能回想今日所言,想必十分有趣。”

【天命魔主】。

白玉京只需一照镜子就能看见头顶的文字,日后是否会有【天命之子】出来除魔卫道,那是未知的事情。

但白玉京心中没有焦虑,他从不会为未知无法掌握的事情焦虑,只是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将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这不是死人该想的问题。”

“说得也是。”楚红绫笑了笑,没有挣扎,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与其狼狈退场,不如洒脱一点离开人世。

白玉京见她如此坦然,心中愈发断定,此女不能留。

她压根不怕死,魂禁咒有和没有,完全是一样。

白玉京抬手一掌将面前的美人打得形魂俱灭,连一点血都没有洒落在地面。

他转身,几步走到沧海宗柳京的面前,此人倒是硬骨头,怒目而视道:“魔头,你将来的下场不会比我们好多少!”

白玉京看着柳京头顶的文字。

【嗜血狂魔】。

这家伙有什么脸指责他为魔头?

“哈哈!”白玉京被他的厚脸皮逗乐了。

在影密卫等人耳中,这笑声满是桀骜不驯,蔑视天命的霸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登陆倭岛
抗战登陆倭岛
穿越,系统,无女主,无脑爽文,打鬼子,打丧尸,星尘大海,别带脑子来看。爽就行。谁说神州军只有汉阳造,他们有飞机大炮还有机甲,航母。王力穿越抗战神州大地,杀第一个鬼子后获得系统,以后找志同道合的英雄一起杀倭寇的日子。边打鬼子边建立自己根据地随时抢鬼子的战舰打造强大的海军。随后打丧尸打外星.
花心小狸猫
单体爆星:从冲出末日星球开始
单体爆星:从冲出末日星球开始
这是最好的时代,人类文明踏足星空,接轨宇宙。这亦是最坏的时代,文化不和,理念不和,各国矛盾冲突不断,战争终究爆发。那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战火波及世界各地,硝烟笼罩整颗星球。数千年文明毁于一旦,一部分人战死沙场,一部分人逃向星空,一部分人残留在末日中苟延残喘。全球战争爆发那天,正是罗刹十八岁生日,他亲眼目睹了当时社会的惨状。火光,到处都是爆炸与轰鸣,城市被毁,人们四处奔逃,天地陷入混沌之中。幸存者
烈日炎炎
综漫:神里小姐的旅行
综漫:神里小姐的旅行
新手小白一枚世界:犬夜叉战国-咒术回战-犬夜叉现代+网球王子人物会有ooc,小白上路,多多包涵,如有语句问题可以评论神里绫衣:穿越也就算了,我高考成绩还没查到呢!!!学了这几年,我容易吗我。成了大妖怪玉藻前的后代还可以。嗯?在犬夜叉战国时期!不行不行,我一阳光红旗下长大的美少女,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怎么和妖怪打架。犬大将、众人:对对对,你有尾巴,你有理神里绫衣:睨了一眼众人:尾巴真好看(赶紧顺毛
蓝空奕
海贼之从满级金光咒开始
海贼之从满级金光咒开始
顾飞来到了海贼世界。“叮!发现宿主,是否绑定。”“呼…还在。”顾飞扒开裤子摸了摸说道。⊙?⊙“……”“叮!以自动绑定。”……
青码
一个人的诸天穿越之旅
一个人的诸天穿越之旅
刚从大学校园走进社会的赵东来,还没来得及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染得五颜六色便来到了一个只有他一个人的桃源世界。在这个世界他可以穿越诸天万界,看遍人间百态……都市、武侠、仙侠、科幻、奇幻、悬疑……各位读者想让主角穿越哪个世界可以多多留言,有合适的会选择。已穿越世界:唐人街探案2、大佬版无限恐怖、少年的你、行尸走肉(游戏版)、小欢喜、大时代正进行世界:死神来了
头顶三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