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永恒不老

第75章 最得意的事情

这个薪资要求,在叶开明看来,完全已经超出总经理助理的职位要求,已是副总级别的薪水,并且不低于他与大叶副总现在的工资,更超出黄海川的心理承受范围。

黄海川很可能不会同意,最终煮熟的鸭子又给飞了。

到时候,陆晨风就算不鸡飞蛋打,也要为他的总经理助理,甚至君健公司的职业生涯蒙上阴影。

总经理办公室的气氛仿佛一下子降到冰点。

见状。

陆晨风也知是高估君健公司的高管薪资水平,只能直起腰身,解释道:

“我认为我值这个价,而且从来不愧领工资,每次领工资时我都觉得心安理得。

“如果不值,以后公司和黄总她可以降我的薪,但是我相信不会,因为我有这个能力,并能满足公司对我的期望和需要。

“在宝顺这一块,这个职务也就是这行情,甚至更高,我并没有虚报,黄总和叶副总一查便知。

“我没必要不识进退,在这个节骨眼上说不靠谱的话。”

“……”黄海川更加为难,这说明陆晨风不肯轻易让步。

再谈下去肯定要崩,但是又缺这个人……,黄海川很想找个理由说服自己,但是看看海达公司的年销售额,又微微有些失望。

只能换一个角度:

“有人告诉我,一个企业的营业额超出3亿后,与3亿以内是质的差别。

“你怎么看,有这方面的认知吗?”

“君健公司已经好多年没有突破了,持续五六年,每年都是接近3亿。”这是黄海川最头痛的问题,也是他为什么一直坚持要改革的主因。

还真没有听过……,陆晨风摇摇头:

“没听说过,我认为3亿或许说小了一点,如果是30亿差不多,那个时候的规模是成建制的扩大,管理上更加困难,船大不好调头。”

这样说黄海川当然不会满意,他要的是答案……,陆晨风一边说一边想,接着又道:

“不过我虽然不知详情,但也可以推测一下,不外乎是以下几种原因。”

“一、扩张太快,从最初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和小加工厂类型变成中型企业,管理水平和制度没有跟上,强行扩张,停滞下来兵崩如山倒。”

君健公司没有倒,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至少不是大问题……,陆晨风继续分析道:

“另外一个是内耗增加和消耗太多,人心不齐,没有发挥中型企业人员更多和资金更多的优势,只增加人员不增加产额,没有将它转化为业绩输出,过程中存在太多的损耗,营运不顺。

“第三个是方向不明,企业发展的方向错误,或者走入错误的轨道。”

黄海川直接无视第三条,第一条又被陆晨风排除,那么就是第二条了?

消耗太多、人心不齐、过程不顺?……他深深的看着陆晨风,暗道果然人不可貌相,这么年轻居然还有这般见识,一针见血:

“你这分析的与我差不多,倒是更加全面,看来你还是有一些能力。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推进改革的原因,希望你们能够找到症结。”

黄海川对着叶开明和陆晨风说过,又问道:

“能说说这么多年,你工作中最得意和自豪成绩和事迹吗,也好让我下定这个决心,把这个工资支付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启禀王爷,王妃太凶了
启禀王爷,王妃太凶了
年纪轻轻就被查出绝症,去山里祈福却被“迫”留下学习医术,好不容易学有所成,也给自己多了几年时间。下山第一天住了一个旅馆就死了?穿越到一个蠢货身上,而且原主是被自己给作死的,也无语了。只好接受现实,斗绿茶,怼姨娘了……
桑枝子
七十年代我不是炮灰
七十年代我不是炮灰
汪春兰做梦梦到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被人抢了男朋友,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哥哥瘸了腿,父母在村里抬不起头来,还好这些还没有发生。但新女主带着金手指,越来越美娇,男朋友越来越远。原来喜欢她的人都转而喜欢美娇女了,怎么破?比美比不过,那就好好学习,努力挣钱吧,做更好的自己。原一代女主和二代女主,各凭本事吃饭。
西瓜吐籽
不做权臣外室,我只想种田
不做权臣外室,我只想种田
霍延正身为大理寺卿,在京城百姓眼里,他铁面无私断案如神是个好官。可在苏令晚眼里,他冷漠无情袖手旁观,算不上是个好人。所以当霍延正来她面馆吃面,她总是偷摸地给他添两份小菜或多加一个荷包蛋。她天生胆小,又无依无靠。只盼着霍大人看在小菜和荷包蛋的份上,遇事能网开一面。可谁知,她的举动落在霍延正眼里......“你心悦于我?”苏令晚惊呆了:“从未!”后来弟弟被冤入狱,苏令晚拎着食盒进了大理寺书房。再出来时
水果冻冻
四合院:开局贾张氏来借钱
四合院:开局贾张氏来借钱
张兴宇原本是21世纪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情满四合院’的世界中,成为红星轧钢厂的一名三级钳工,并获得了系统加持,他的出现使得四合院中的一切发生了改变……
三盗老贼
四合院之傻柱重生了
四合院之傻柱重生了
傻柱死了,死在了年关前,死在了大雪纷飞夜,死在了对过往的悔恨中。死的凄惨无比,桥洞埋尸,野狗啃食,死无全尸。何雨柱这一生过得是跌宕起伏,轰轰烈烈,却没想到在年老之时,会落得如此下场。傻柱活了,他重生了,重生在一切尚未发生之时。这一世,他不再做‘多尔衮’,只想好好补偿前世他愧对的母子俩。PS:年代日常文。
码农不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