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忠诚的是曹操,而不是天子,但他希望曹操能够忠诚于天子。看似不可理喻,实际上有点像周朝,我臣子的臣子,不是我臣子,我君主的君主,不是我君主。如果将天子比喻成周天子,荀彧就是管仲,他忠于齐桓公,但他同时希望齐桓公能忠诚于周天子,当然,他和管仲还是有所不同,管仲希望齐桓公尊王攘夷,做诸侯的好大哥,而荀彧希望曹操能够扫灭所有诸侯。
刘协听到荀彧的汇报大喜。
要给别的大臣升官,他可能就是个橡皮图章,负责盖个章而已,也没啥兴趣。
但一听是给刘备和吕布升官,他顿时就来了精神,立刻命令官员写好圣旨,盖了章给荀彧看了后,立刻派人往寿春八百里加急的传旨,生怕圣旨发慢了,曹操改变了主意。
刘备和吕布啊,那可是天子心里唯二认可的汉室忠臣。
天子能够在许都混得风生水起,富足安康,全靠吕布在寿春遥相支持。
平日里曹操不给吕布升官,天子还要暗中策划给吕布升官呢,现在看到曹操主动要给吕布升官,哪里能按捺得住。
辛毗从冀州来到寿春,因为带了粮食,铠甲,马匹,即使日夜兼程,也依然用了半个多月。
而曹操听到辛毗出使寿春的消息后,已经是几天之后,又是写信给荀彧,然后荀彧又请天子下旨,圣旨传到寿春,居然只比辛毗晚到了三天。
辛毗到达寿春后的第四天,天使到达寿春。
加封刘备为司徒,吕布为司空,同时给刘备和吕布的军职加以“大”字。
这个“大”字,表示尊崇之意,以区别于普通的军职,既不是真的升官,也不是真的大将军,这是汉末黄巾起义后的新发明。
就比如征东大将军,仍然只是征东将军,比大将军低得多,但是却比普通征东将军尊崇,同时有那么一丝一军主帅的含义在里面。
刘备现在已经是沛侯,食千户,司徒,骠骑大将军,豫州牧。
而吕布也不遑多让,温侯,食两千户,司空,车骑大将军,扬州牧兼徐州牧。
辛毗听说曹操给吕布和刘备升官后,再也忍不住了,急忙告辞要回冀州复命。
吕布的目的已经达成,自然不会再挽留辛毗,非常客气的送走了辛毗。
来时带了不少东西,去时辛毗一身轻,自然是快马加鞭返回冀州去给袁绍复命。
同时,他还需要去跟袁谭商议大事。
他现在,可不仅是袁绍的谋士,同时还是袁谭的心腹。
等辛毗一走,吕布和刘备这才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建安六年的这次袁绍曹操大鏖兵,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至少从目前来看,吕布才是最大的赢家。
曹操和袁绍二人,一个集结了二十万军队,一个集结了八十万军队,动用军械粮饷无数。
然而,目前的结果是,双方打了好几仗,曹操损失了一千军队,袁绍损失了几百军队,粮食吃掉了不少。
曹操没有削弱袁绍半点,袁绍对于曹操仍然是无可匹敌的庞然大物,袁绍教训曹操的目的也没达到,本来是为了训斥曹操胡乱给吕布刘备升官而出兵,结果两人对峙了两个多月,曹操又给吕布和刘备升官了。
而吕布,不仅升了官,还白得了五万斛粮食,五百斤银,五百副铠甲,五百匹马,又能大大提升自己的军队了,这简直就是大赚特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