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笑道:“你记住有江东、轻烟、翠柳、梅妍、淡粉这些即可,如今也是人气最旺的酒楼。”
朱之京道:“这十里秦淮到处是销金窟,能去十六楼中的一个也不枉此行。”
下了船,众人登上赏心亭。
城西美景尽入眼底,画舫中丝竹可闻。
胡晋昌手扶栏杆说道:“昔日辛稼轩曾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赏心亭在南宋时,便为金陵第一胜迹。”
朱权笑道:“我等也来吊古一回。”
叶丹年轻的时候,就是船厂最优秀的主墨师傅,也就是造船匠的头,整艘船从设计、选料、配料,到工人的安排,都由他负责。
现在人老了,技术都传给了儿孙和徒弟。
叶丹是和开明的人,教徒弟很少保留。很多人离开了宝船厂,到私人造船厂去了,也有的自己当老板发了财。有人高薪请叶丹去指导一二,但是被婉言谢绝了。
叶丹守着一个极大的秘密。
如今大明朝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了。
永乐爷国用充足,单是宝船就造了六十二艘,那可是体式巍然,巨无匹敌的大海船。
它的铁舵,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其他的诸如马船、粮船、坐船、战船,各种各类造得更多。
如今,几个船坞中,只有两个还在造些中小船,其他的都弃之不用了。
一里多长的船坞里积满了水,淤泥数尺深,长满了水草,看起来更像个河道。
老叶丹出仪凤门东的帮工指挥厅,走过细木作坊、油漆作坊、捻作坊、铁作坊,看到已经十五岁的孙子叶明从远处跑过来:“爷爷,爷爷,有一个锦衣卫大壮找您。”
叶丹皱起眉头,锦衣卫大壮找自己干什么?
自己和儿孙一向安分守己,从不参与外面的事情,违法乱纪的事情不会摊上自己。
“他说有什么事么?”叶丹边走边问。
叶明道:“没有,不过说话很客气,不像来找事的。”
“哦。”叶丹心中有了底:“该不会北京那边要启用自己?”
家族的长子一直是锦衣卫安排在宝船厂的暗桩,除了郑和下西洋时候,启用过外,其他时间一直都是潜伏沉在宝船厂,如同盯着猎物的鳄鱼沉在一片水底。
有时候,连他都忘了自己的锦衣卫总旗身份,只认为自己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帮工指挥。只有偶尔翻看那总旗腰牌时候,才想起自己还是个卧底。
老吴丹溜溜达达回到家中。
那大壮亮出腰牌,报上名号。
吴丹验看了大壮的腰牌:“呵呵,原来是大壮吴松吴大人,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