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却于即将到来的险情,丝毫不知。
他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见来人大多是最早跟随自己的年轻兄弟,有些人已位列副管事、班组长之位。
如今自己一声召唤,众人竟然舍弃清水陈园的优渥条件,爬山涉水,不辞辛苦的赶来晋阳。
此行前途未卜,他们竟无丝毫怨言,陈开对此大受感动。
他一一见过众人,表达谢意,却未见马赛兰的身影。
正待询问,城门之后,众士兵一齐杀出,意欲合围。
便在这时,身后不远处一个声音道:“切莫动手!”
话音甫落,众人眼睛一花,一人倏忽而至。
那人从腰间掏出一个令牌,高举过顶,冲守城长官道:“我乃唐公府人,这些人皆是唐公府上的贵客,不可慢待!”
说话间,另有数十人走了过来,人人身穿黑袍,一言不发,站在那人身后。
只见这些人身材魁梧,威猛不凡,往那一站,颇具威势。
这些人正是李世民应陈开所求,暗中保护马赛兰去清水的人马,这些人乃李世民精挑细选,人人都是精锐。
清水众人一路北来,专挑荒僻小路,晓宿夜行,十分小心。
只是如今世道不好,还是遇到了几伙上贼匪寇。李世民派去的两队精锐,不惊动清水众人,便将那些人料理了。
清水众人还道自己加倍小心谨慎,一路平安无事,哪里知道一路上有人暗中保护。
守城长官也不辨别令牌真假,怒道:
“哪里来的毛贼,竟然吃了熊心豹胆,竟敢假冒李府中人,众将士听令,速速将这些贼人绑了!”
他早已归附王威、高君雅二人,见眼前黑衣众人多半真是李渊的人,心想此刻我先将众人抓了,再将这上百匹骏马献给二位将军,他们还不对我另眼相待?
只是自己军令一出,却有一小半人纹丝不动,竟不奉命!
他大吃一惊:原来我的亲信当中,竟有不少都是李渊的人马!
他又气又怒,决定孤注一掷,亲自下楼捉拿陈开等人。
我是城门最高长官,在我面前,谅那些叛徒也不敢造次。
当即命副将召集所有守军,自己则怒气冲冲的走了下去,刚到楼下,便有人在他耳边说道:“高将军到了!”
守城长官闻言大喜,只是还没高兴一会儿,就见一人一骑从城中奔驰而来,来人一袭白袍,面目俊朗,正是李世民到了。
他刚翻身下马,身后两列人马便即赶到,紧紧跟随。
而高君雅那边人数更多,声势尤盛,双方人马在城门外对峙,剑拔弩张,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城中百姓大都远远避开,但也有一些胆子颇大、好事之徒在不远处围观。
李世民决定先礼后兵,呵呵笑道:“城外这许多骏马是李家托人购得,高将军率领大队人马到此,意欲何为?”
高君雅知道自己不善言辞,于是请教心腹,过了片刻,才冷冷的道:
“守城士卒来报,有贼人意欲借大批马匹进城之机,混入城中,意图行刺王将军。
城外既是李家的人,高某原本不该放肆,只是事关王将军安危,高某不得不郑重其事,还请二公子原宥。
二公子大可放心,我只是为了抓捕刺客,倘若查实眼前众人并无嫌疑,定会亲自送入李府。
眼下刺客极有可能混迹其中,我必须要先将众人众马拿下,还请二公子勿要阻拦。”
李世民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道:
“高将军说的甚是有理,这样吧,这位陈小郎君,将军是见过的,将此人留下,再将那些马匹留下,其余人等将军请自便。”
高君雅万没料到李世民会如此回答,一时无言可答。
他久经战阵,自然知道良马对于打仗的重要性,他原本恨极了陈开,但如今私仇与上百匹良马相比,孰轻孰重,他还是拎得清的。
高君雅沉吟半响,道:“刺客极为狡猾,有可能藏身马群当中,马匹必须留下,至于其他人等倒可不予追究。”
李世民也极为看重这一批良马,自然不肯,双方唇枪舌剑,立时争吵起来。
守城众士兵见己方头领到来,也不再遮遮掩掩,纷纷亮明身份,各占一方。
只是双方实力相当,谁也不敢先行动手,谁也不甘心就此放手,两方势力就此僵持不下。
陈开一直冷眼旁观,见双方都看上了自己的宝马,不由得大感得意:
眼下形势虽紧,但只要李世民在,自己以及清水来人定当不会有什么危险。
不过急于想见马赛兰,听说清水来人即将到达,便冒冒失失的前去迎接,却忘了高君雅窥伺在侧,差点因此着了道。
这给他提了个醒,以后无论身处何时、身处何地、遇到何事,都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
陈开目光缓缓扫过全场,他知李渊谨小慎微,王威颇有城府,都不是莽撞之人,而李世民、高君雅又都不是做决定之人,此番形势虽然紧迫,却铁定打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