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从养马开始

第110章 试探

这样一来,引起了李世民的警觉。

不过李渊自始至终,都没受高德儒的奉承影响,始终回答得体。

叛逆谋反的话固然没有,就连一句埋怨朝廷的不妥言语也无。

陈开听完李世民的讲述,更加确定了高德儒此番前来试探的事实,更对李渊又有了新的认识。

他因为了解历史,知晓高德儒以后与李家作对,这才不相信此人会投靠李家。

但李渊并不知道历史,倘若西河当真归顺李家,这于李家的大业将是很大的助力。

陈开不相信李渊没有动心过,但李渊最终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觊觎天下的野心。

一方面说明李渊城府极深。

另一方面说明此人极其小心谨慎,不到万无一失,绝不肯吐露心迹。

而李世民毕竟年轻,他的野心倒是表现的十分明显。

但李渊若当真衷心事隋,他早就应该制止李世民的私自谋划。

可他终究没有,而是选择默许,这说明李渊也有野心,只是藏得很深很深。

李世民问道:“陈兄弟,你是怎么知道,高德儒意存试探,并非真心结盟?”

陈开一怔,倒是被问住了,怎么也不能说自己来自未来、熟知历史吧?

沉吟片刻道:“眼下天下形势未明,他却急于站队,话里话外,竟有谋反之意,依我看,这人不是傻,便是心存不轨!”

李世民脸上一红,他见大隋滥施暴政,天怒人怨,不得人心,很早便有反隋之意。

陈开鉴貌辨色,说道:“有些事心中可以想,可以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但时机未成熟之前,决不可以宣之于口,更不可轻举妄动!”

李世民吃了一惊,怔怔的瞧着他,只见陈开也在瞧着自己,嘴角间带着微笑,一副洞察一切的表情。

李世民眉头微皱,隐隐觉得陈开也是同道中人。

但此事关系重大,眼下又不好详细询问,心中急于知晓答案,不由得心痒难搔。

陈开见了,笑道:“我随口一说,二公子切莫当真,不过这高德儒倒也不用太过在意,此人根本不值一哂。”

李世民却道:“但父亲和我的意思,还是不要轻易得罪,应该尽力拉拢,待会我便亲自送他出大营,你还要不要跟着?”

陈开摇了摇头,道:“不去了,这厮已盯上了我,没啥意思啦。”

李世民点头道:“那好,我这次备了重礼,你且等我好音。”

陈开却知高德儒以后定要与李家为难,再重的礼,此人恐怕都不会收,便道:

“我看没这个必要,到时别自取其辱。”

李世民笑了笑,自信的道:“谅他也没这个胆子,堂堂李家,岂是他这等人能够欺辱的?”

说着便拜别陈开而去。

陈开想想也是,也就渐渐将此事忘了。

当即找来了郑虎子,向他传达到太原之后的指令。

让他留心李渊那十七位元谋功臣的一举一动,小心巴结,投其所好,一步步与他们攀上关系。

正说话间,脚步声响,李世民闯了进来。

只见他满脸铁青,呼吸急促,一双眸子射出可怖的光芒,显是气到了极点。

陈开挥手示意郑虎子先行出去,只听得李世民咆哮道:

“他高德儒是什么东西?

一个指野鸟为凤、不学无术、只会溜须拍马的蠢材,也配在我面前耀武扬威?

气煞我也!”

陈开知道定是高德儒惹怒了李世民,但高德儒具体说了什么,李世民既然没说,他也不好询问。

只是安慰道:“此等小人,如此庸才,为这等人生气不值得。”

李世民怒气渐渐消了些,道;

“我也只是背地里发泄一下,当面我还得陪着笑脸,此人当真卑鄙无耻之极。

倘若有一天他落在我手里,我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陈开又与李世民说了会话,李世民这才起身离开。

另一边,高德儒率军返回西河治所隰城,这一次他改坐了马车。同车的还有他的心腹谋士。

心腹掀开车帘,扭头向后看了看,见李家大军营帐已变成一个黑点,问道:

“郡丞,咱们何必要得罪那李世民,万一他发起火来,咱们带来的人可未必挡不住他李家大军!”

高德儒嘿嘿一笑,道:“我就是故意羞辱他,让他发火,倘若他当真动手,那倒好了。”

见心腹满脸疑惑,高德儒遗憾的说道:

“李渊初到太原,立足未稳,急于站稳脚跟,你以为他为什么要急不可耐的、亲自率军征讨甄翟儿?

这李渊果然名不虚传,竟然一战便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甄翟儿。

如此一来,李渊名声大噪,这样下去,待他羽翼丰满,再想收拾他可就不容易了。”

那心腹道:“天子故意留下王威、高君雅掣肘李渊,又让郡丞在西河日夜监视。

李渊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咱们便可挥军东向,谅他李渊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高德儒叹了口气,道:

“原本我也这样认为,但我今日来到李军大营,见大军纪律严明,军容极盛,便不这样认为了。

倘若此时李渊露出狐狸尾巴,以李渊今日之实力,倒还容易对付。

只可惜李世民那厮竟不上当。现在我相信此人的确是李渊次子李世民。”

那心腹一呆,道:“怎么?郡丞起初怀疑他不是李世民?”

高德儒缓缓点了点头,道:“你有没有留意李世民身后的那个亲卫,就是那个与我对答丝毫不落下风的少年?”

心腹点头道:“此子聪明的紧,的确不似亲卫,似乎从一开始便洞察了郡丞的心思,回答的十分巧妙,可谓滴水不漏。”

高德儒道:“不错,可惜适才他没再跟着李世民出来。”

言语之间颇有遗憾之意。

心腹看出了他的心意,道:

“郡丞且宽心,回去后我便派人查查此人的来历,此人只要不是李家人,咱们便有机可乘,让他为己所用。”

高德儒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事不宜迟,也不用等回去,现在你就派几个得力之人,跟着李家大军前往太原!”

高德儒刚刚离开,李渊便命大军拔营,很快便进入太原境内,行军速度明显放缓,又过了几日,这才到达太原郡治所晋阳城下。

其实正值傍晚,夕阳西下,阳光照在雄厚方正的城墙上,更显晋阳城的高大宏伟,蔚为壮观。

城下张灯结彩,百姓分列两旁,夹道相迎。

李渊率先下马,众将紧随其后,陈开也跟在了后面。

众官员列队相迎,只听得为首的两人道:“唐公胜利凯旋,可喜可贺!”

李渊拱手道:“承蒙陛下庇佑,幸得三军将士奋勇杀敌,这才大获全胜。

而高将军、裴监与诸位同僚镇守太原,亦劳苦功高,待我奏明陛下,皆有封赏!”

二人连称不敢当,又是一阵寒暄。

陈开冷眼旁观,只见这高将军三十五六岁上下,高大威猛,脸上黑黝黝的,浓髯满腮,站在当地,便如高塔一般。

那裴监约莫五十五六岁,须发花白,却无老态龙钟之相,一双眼睛总是眯着,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这高将军应该便是虎牙郎将高君雅,此人跟王威交情颇好。

这裴监想必便是晋阳宫副监裴寂了。

只是不知隋末唐初的着名军师刘文静在不在?

三人寒暄过后,众官员一齐过来,又是一番客套。

陈开堆起笑脸,从中见到了一些“熟人”,诸如刘世龙、刘政会等太原起兵的元谋功臣,却始终未见到刘文静的身影。

陈开有心结交这些人,主动上前打招呼,态度十分亲热,惹得众人纷纷侧目,心中均在想:

此子是何人?

陈开跟在李世民身后,眼见前来迎接的人都见过了,即将进入晋阳城,忍不住问道:

“二公子,这刘文静刘县令怎么没来?”

李世民眉头微皱,疑惑的望了望陈开,不悦的道:

“你提此人干嘛?”

说话间满脸鄙夷之色,似乎对刘文静厌恶之极。

陈开满腹狐疑:

这刘文静可算是隋末唐初第一军师,素与李世民交好,怎么李世民似乎十分讨厌此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万界泪目
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万界泪目
所以,历史的遗憾到底是什么?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周游列国的孔夫子!是魂碎五丈原,至死未能匡扶汉室的卧龙先生!是一生忠君为民,最终投身汨罗江的三闾大夫屈原!是有举鼎之力,却被砸死的秦武王嬴荡!是北拒匈奴于千里之外,却被赐死的蒙恬!是千千万万为了华夏兴盛,前赴后继的百姓!……陈元绑定了金榜盘点系统,联通万界。可以将这些历史的遗憾,尽数的广而告之于万界。从而去拯救这些遗憾!让这些催人泪下的意难平,
我老婆叫蕊蕊
红楼之王爷难为
红楼之王爷难为
水荣毕业于国防大学指挥系,本是现代某军团侦察连连长,在执行边境任务时光荣牺牲,意外穿越成为红楼北静王爷。此时的四王八公已现盛极而衰之相,武勋群体的大船也如逆水行舟,而处在风口浪尖的北静王又该如何救人自救?
石头真人
三国第一公子
三国第一公子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北伐即将失败,在五丈原设下七星阵试图逆天改命,确不知早已落入了有心人的陷阱,七星阵并没有改变蜀汉与曹魏间的气运反倒是阴差阳错间将诸葛亮带回了公元190年,同时将现代的刘奇带回到了东汉末年变成了荆州刘表的大公子刘琦。在刘琦与诸葛亮携手努力下,他们平乱世、创基业,一同开启了大汉新的辉煌篇章。同时他们两人查黑幕、寻隐密,最后找到了刘琦回家的路。
起个什么名字好
我在鹿鼎记里截胡韦小宝
我在鹿鼎记里截胡韦小宝
宇宙探索好青年海东青,在一次外出之后偶遇凶险,情况危急之下进入虚拟仓,从而进入了鹿鼎世界,本想取代韦小宝,可主角无论怎样设计,韦小宝总能走到原本的剧情当中,从而海东青开启了截胡之路。存稿10万,欢迎大家订阅收藏推荐!!
再板你一砖
堂堂吕布,为何要去做谋士
堂堂吕布,为何要去做谋士
孔明转世重生,却意外成为了吕布,前一世的执念,能否挽救大汉天下?除了前期天下大势三国演义只用了十几章,对于曹操,袁绍,张绣,吕布,等人的关系介绍太过于简单,用了三国志的内容,刘备的形象太过懦弱,用了三国志的内容,其他一切设定均来自三国演义。
灵草谷的唐伞小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