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遗嘱

第4章 吴涛的怀疑

第4章 吴涛的怀疑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电脑桌上,吴涛迷糊地坐起来。他伸了个懒腰,走到卫生间洗漱一番,然后又走到厨房,为自己做早餐。

早餐刚摆到茶几上,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喂?”

“吴涛,我是张雅,你醒了吗?我已经到你家楼下了。”

吴涛看了一眼时间,回答道:“哦,我现在下去。”

在电话里,张雅温柔地说道:“这么早,你应该还没吃早餐吧?正好我也没吃,我请你吃饭,我在楼下等你。”说完,她挂断了电话。

吴涛刚穿好鞋,电话又响了起来:“喂,你醒了吗?美女,就在你家楼下等你呢。”胖子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来。

“你大爷的,胖子,你等着,我现在就下去。”说完,他挂断电话,拿起钥匙,迅速往楼下走。

胖子站在张雅旁边,不停地跟她说些什么,但张雅的眼睛一直盯着楼梯口,没有理会他。

胖子看着张雅对他的无视,心中不禁泛起酸涩的感觉:“可恶的吴涛,竟然说美女律师对他没有兴趣。”

几分钟后,吴涛匆匆忙忙地跑下楼,来到张雅旁边,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昨天晚上改游戏bug,起晚了,让你等这么久。”

张雅微笑着看着吴涛:“没事,我也是刚到你家楼下不久,你还没吃早餐吧?正好我也没吃,不知道附近哪家早餐店比较好吃。”

张雅眨动着迷人的眼睛,看着吴涛,他今天穿着一身名牌运动服。吴涛不明白为什么张雅对他如此主动。

他疑惑地看着张雅:“你我认识只有一天吧?”

张雅依然露着笑容:“你姐姐一开始说你比较直,我还不信,没想到见到你才发现你姐姐太了解你了,你简直就是钢铁直男。”

吴涛被张雅说得尴尬地挠了挠头:“我不是这个意思。”

张雅微笑着看着吴涛:“你不用狡辩了,我可是你姐姐最好的闺蜜哦,你从小到大的事情,你姐姐都跟我说过,还有,你不用怀疑我!”

张雅从背包里拿出律师证件和文凭递给吴涛,说道:“昨天我出门太急,所以没带这些证件,我今天拿给你看,就是怕你不相信我。你姐姐和我说过你的疑心比较重。”

“这个…”

吴涛看着张雅递来的证件,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旁边的胖子看出了吴涛的困扰,接过张雅手中的证件:“吴涛,你呀!从小到大都没改掉这个毛病。”

他随手把证件还给张雅。

张雅接过胖子递给她的证件,无意间瞥了他一眼,然后转向吴涛,露出迷人的微笑:“昨天的约定仍然有效,我比你小哦。再说,我是你姐姐最好的闺蜜,你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吗?嘻嘻。”

胖子听到张雅的话,那双眼睛瞪向吴涛:“你小子给我解释清楚,你昨天不是还说美女律师在逗我们玩的吗?今天是怎么回事?”

吴涛用坚定的眼神回敬胖子:“我确实不知道,谁知道这位美女大律师会如此主动。”

张雅走近吴涛,挽住他的胳膊:“你还没告诉我附近哪家早天店好吃呢?”她甜甜地说道。

胖子再次盯着吴涛:“兄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涛瞥了胖子一眼:“你问我,我问谁呀?要不你问问美女大律师。”

吴涛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呃,至于好吃的早餐店……”

“哟,吴涛,这是你女朋友啊?一开始我看这女生就不错,”吴阿姨的声音出现在吴涛身后,向吴涛走来。

吴涛刚要解释,被张雅挽住胳膊,张雅淡淡微笑着说:“阿姨,你这么说,让人家有些不好意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人们彷徨,人们失措,总有人能鸿运齐天,总有人是天命之子,但这里只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花幽丶山月
深蓝寻踪
深蓝寻踪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手心里的光
长于潮汐将死之夜
长于潮汐将死之夜
人能观测世界的方法太有限了,只通过看、听、触碰等等方式,谁又能保证自己观测的世界一定完整呢?李沧蓝见到过一些失明的人,他们天生比其他人少一种观测世界的方法。比起其他人的怜悯,他却想到了自己,有人天生少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那么会不会有人天生比其他人多一种呢?想到这儿,回想起小时候的那段荒诞经历,李沧蓝呼吸有些凝滞。他不愿意相信现实是不完整的‘虚假’,但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所看见的是真实。一直浑浑噩噩的,
灼灼之
颤栗之眼
颤栗之眼
那一天!这个世界的太阳被一颗巨大眼眸取代!各种黑暗生物也出现在世界的各个区域,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疯狂的发展科技,世界也因此迎来了新的纪元。肉身苦弱,机械飞升!基因改造,异变成神!这个世界人类选择的道路,究竟是对是错?只有永远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评判!而对于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界的唐恒,他只想好好活着!
目真人
板凳儿奇案录
板凳儿奇案录
北宋年间,历两朝三代的赫赫将门呼延家四公子得了个不足月的早产儿,还是在孕母起身时直接滑落在四方椅上,他自出生稳婆便不止一次唉声叹气地暗示其祖父老呼延“此子恐难有龟龄之寿”。老呼延育有四子,个个虎背熊腰,志学之年便跟随他征战沙场,四子十一个孙儿也都壮硕得小牛犊一般,偏偏这个小十二孱弱得让人心疼,老呼延便给这个“板凳儿”起名呼延略,养在自己屋内,与老妻一起悉心照料。聪慧过人的呼延略七岁时善于洞察细节的
一蓑烟雨两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