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所有的制度和政策,还有每一场发动的战争,本质上都是政治延续的手段。”
听见诸葛亮给出的答复,凌云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所有战争的起因,都是因为政治手段不起效用才会动用暴力来进行延续。
“如何弄好政治,才是一个势力能否稳固的根本因素,所谓的中庸之道,平衡之道都是政治的延伸。”
凌云语气平静的说道,他要交给关兴的是权臣之道,一条有足够能力匡扶汉室的权臣之道。
“老师,我有一点很不解。”
坐在旁边的关兴脸上充满着迟疑和不解,显然是有点不太明白凌云所说的这个道理。
“发动战争不是会破坏稳定吗?为什么会说战争是政治延续的手段?战争的到来不应该会破坏体系的运转吗?”
将自己心中的不解说出,关兴等待着凌云的回复。
“你对政治的理解还存在于片面,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也不感到意外,接下来的这个答复,你要铭记于心,这将会使你受益终身。”
面对他所提出来的问题,凌云丝毫不感到意外,开口解答着他的疑惑。
“每一场战争的发动都是为了满足政治的需求,就比如说主公在政治上的需求是要匡扶汉室,那他就要不断的对外发动战争,攻取益州,谋求汉中,这些即将或已经发生的战争,都是为了满足政治上的需求。”
凌云话语顿了顿,看着注意力都集中起来的诸葛亮和关兴二人,满意的点了点头。
与其说他是在教关兴,倒不如说是在加速诸葛亮的成长。
眼下的诸葛亮初出茅庐,所凭借的才能,均是在水镜先生门下学习的那些知识。
还没有经过足够的历练,将这些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本事。
凌云的这些话语就是让他能够消化掉自己所学得的这些知识,更加深刻的领悟世界运转的本质。
北伐时期的诸葛亮和赤壁时期的诸葛亮肯定不是一个档次,人是会成长的。
现在的诸葛亮,就是一条幼龙,而不是真正的卧龙。
“能否具体举例一场战争?”
听着凌云所说的这些话,诸葛亮感觉自己是在雾里看花,总感觉有一层屏障即将突破,但却始终都差了那么一点气力。
所以,诸葛亮主动要求凌云,能不能具体用一场战争来讲解。
“用一场战争来讲解吗?”
凌云挑了挑眉,面对诸葛亮的要求,也是在脑海中搜寻着。
“徐州之战?最好的例子应该是曹操和袁绍的那一场官渡之战,如果你们要听的话,我可以讲给你们听。”
在自己的脑海中搜寻了片刻,凌云才找到了一场最好的例子。
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这一场战斗完美的体现出了曹操在政治方面的权衡和运作,也是唯一一个在大型战役中利用政治能力反败为胜的例子。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