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说,就算彰郡不打算打九江的主意,他都得让平淮王以为彰郡志在九江。
“让人递些消息到平淮王耳中,就说彰郡即将冲着九江去了。”
“若是平淮王没有抗敌必胜的把握,不如试着找些盟友。”
他相信,不止他拿司马林与会稽当挡箭牌,平淮王肯定也是如此。
如今挡箭牌要被人家捅穿了,平淮王心里不可能不着急。
再稍微让人“危言耸听”一下,平淮王怎么可能还坐得住?
只要九江出兵援助会稽,他就也顺手帮个忙。
总之,务必把彰郡大军拦在会稽境内。
消息与流言很快在九江郡内传播开,平淮王本就心有疑虑,现在更是辗转难安。
他手底下的人出言安抚道:“大王也不必太焦急,焉知彰郡大军接下来不是去打东海呢?”
平淮王不是不知道东海王与司马林可能把算盘打到他头上来了,可他现在不敢抱侥幸心理啊。
庐江已经丢了,陈郡就是个烂摊子,就剩个九江还能撑一撑场面。
若是九江再没了,他也就该洗洗躺平了。
所以他是没得选了,再耽误下去,唇亡齿寒的结局在前方等着他呢。
平淮王疲惫地长叹一口气,“出兵去会稽吧,绝不能让彰郡的大军踏入九江!”
可当他挑挑拣拣,刚选出了带兵的将领,九江西南边的龙建县派人匆匆来报。
“龙建湖上停泊了上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船头旌旗所书为襄!”
“对方将领在船首喊话,让龙建守军弃械投降,否则即刻攻城!”
襄字旗!
又是襄军!
平淮王喉头一甜,当真是要背过气去了!
襄军各路开花,攻伐不断,哪里来那么多的后勤支撑?
思来想去,想必还是因为襄军早就在越地蛰伏多年。
他们中原从未把越地放在眼里过,没想到竟被一群蛮夷钻了空子!
所谓的天堑正江,在那些高大船只的加持下,倒也算不上是天然防线了。
他还想着去援会稽呢,这下好了,先被人打到家门口了。
平淮王忍着头痛,改了军令,“让大军去龙建湖!不得让敌军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