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长枪因为锻铁技术限制,柔韧性很差,十分笨重,使用时需要几分蛮力才能抡动。
便是霍浔从小就练枪,使用之时偶尔也会有不灵活之处。
可手中这柄好仿佛不是一柄初见的新枪,而是一柄与他并肩作战了多年的伙伴。
打造出这柄长枪的铁匠,必定技艺非同寻常。
霍浔又想到殿下亲兵所持的精铁武器,那些武器质量明显高于大燕的平均水平。
应当是殿下着人特地秘密打造的。
殿下想做什么呢,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闪过——更准确地说,早在殿下整治大户、给奴隶分田地,招募新兵的时候,这个念头就已经出现了。
可是未免有点惊世骇俗,甚至有些天方夜谭。
他便当是自己多想。
可是当殿下忽然将他领进了最隐蔽的那间窑室后,他意识到,自己的猜测没错。
窑室里,工匠们简单地对殿下见礼过后,便埋头继续干活。
霍浔仔细观察过后,他确定,工匠们打的是铠甲、马具。
但因为铁矿材料不足,或是技艺还不够熟练,他们明显还处于摸索阶段。
霍浔听见自己的心跳像鼓点似的,慢慢密集起来,“殿下特地让末将看这些,是想做什么?”
楚襄不偏不倚地看着他:“我记得有一年,霍老将军回京述职,进宫来看你,你委屈地抱着他的腿,问他——为何西北的仗总是打不完。”
霍浔一怔,随即敛了眸,神色是不加掩饰的黯然,“殿下说往事做什么。”
“你还记得,霍老将军当时是如何回答你的吗?”
霍浔脸上的黯然换成了茫然,在短暂的回忆过后,他沉声道:“祖父说,因为北戎的骑兵利则进,不利则退,十分轻捷迅猛。”
“祖父只能率兵闪电奇袭,切断北戎后路,缩小其战马驰骋的战场范围,再用中原惯用的冲击近战的方式抵消掉他们的骑射优势。即便如此,也不能全歼他们。”
“他们过于灵活,遁走迅速,如果领兵深入搜寻,可能反过来被合围。”
“祖父曾经试着学习其战术形态,与中原的军事体系相结合,探索新的战术形式。然而因为缺少硬件条件,一直很难真正做到。”
楚襄又问他:“那我们所缺的硬件条件,主要指什么?”
“完备的马具。”
在楚襄的刻意引导,霍浔心中好像被勾起了什么,语速配合着心跳,再次渐渐加快。
“大燕的马具以辔头和鞍具为主,这两项不足以令骑兵保持平稳且自如地控制战马行动。”
“可北戎之人以狩猎为生,自会走路起便开始骑射,他们在马上的优势天然地优于我们。”
“为了弥补这种差距,我们必须提高骑兵在马上的稳定性——若想保持稳定,应当加高鞍具,前后起桥。”
“还有——添加双马镫。”在霍浔说完,楚襄补充了一句。
大燕的马具中目前只有单镫,在左侧,是供上马时踏足用的,骑上马后就不再踏镫了。
历史上,是随着异族入主半个中原,骑兵兵种逐渐被重视起来之后,各方势力在不断摸索中,逐渐完善了骑兵配置。
比如有了双镫,让复杂的战术动作和列阵训练变得易于掌握,为重甲骑兵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其实从制造工艺的层面看,双马镫并没有技术含量,但双马镫的出现与完善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霍浔不由得想象了下骑在马具完善的战马之上,会是什么感觉。
伴随着这种想象,浑身热血鼓噪不安。
他捏紧了身侧的长枪:“殿下说这些,是想打造一支骑兵吗?”
现在说打造骑兵什么的,好似是白日做梦。
可并非是楚襄好高骛远,她必须要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