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倾城只能点头。
“还有一个问题。”
陈长生正色问道:“小周,这本书,你从哪来的?”
周倾城在来之前就编好了理由,道:“这是我之前无意中从街上一位老人家手里买来的,毕竟我是历史系的学生,当时一看到关于历史的书籍,就毫不犹豫的买下了。”
“直到院长你们让我拍宣传片,于是就根据上面的内容改编了一些剧情。”
“原来如此。”
陈长生点头。
张成功又问:“那你之前怎么不拿出来?”
意思再说,先前不拿出来,是觉得让我们着急好玩?
有些责怪的意味。
毕竟为了解决问题,他可以又着急了一群老头子来开会。
呵呵!
周倾城尴尬的挠挠头,道:“这不是一时间忘记了吗?”
“你这小子。”
张成功瞪了他一眼。
“啊!”
“这是真迹啊!”
一名老头忽然惊呼。
张成功急忙问道:“老赵,什么情况?”
姓赵的老头子激动的说道:“老张,小周拿来的这本书籍,是真迹,是真迹啊!”
???
众人不解。
不明白他为什么能确定就是真迹。
老赵解释道:“你们看着纸张。”
众人看去。
老赵这才继续说道:“这纸张叫做宣纸,是古代用的纸张。”
“但它同时还有另外的一个名字。”
“什么?”
“它也被叫做蔡氏纸,是由一位叫做蔡邕的古人发明的。”
老赵说完,感慨道:“多年前,我无意中从一本书上介绍过这种纸张的记载,也从中得知了蔡邕这个名字。”
他看了众人一眼,才继续道:“本来我还不敢确定,可就在刚才,我在这本正史中,正好看到了蔡邕的名字。”
“蔡邕,字伯喈,正是三国时期的古人呐!”
说着说着,他的热泪悄然滚落。
终于,他终于找到了大夏遗失的历史了啊!
周倾城也是有些意外。
没想到老赵知道蔡邕。
还认出了这本书籍的纸张。
他拿到这本书时,可没认出来。
同时不禁给系统点了个赞。
虽然贵了贵了点。
但有了这本正史,《三国演义》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好,真是太好了。”
几位老头也是激动的连连点头。
这时,周倾城开口道:“几位领导,既然这正史是真的,那么关于《三国演义》的问题,是不是就能解决了?”
“你这小子。”
“就只知道关心这种问题吗?”
张成功不满的瞪了他一眼,斥道:“要知道,这可是事关我大夏的历史,而你身为......”
“停停停,院长,别说了。”
周倾城无奈的制止了张大院长。
这来来去去就是这么一句,他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我现在只想知道,《三国演义》的问题能不能解决。”
“您们可不知道,为了这事,我可是想破了脑袋,更是茶饭不思啊!”
“你以为是谁的错?”
张大院长再次一个瞪眼。
但不难看出,他此时的心情还不错,也就笑着说道:“有了这本正史,你还怕不能解决你的小问题?”
“安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