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比赛间隔极短,他拿起手机看了眼消息,仔细观摩,恍然大悟:既然是挑选自己人,那实力强弱就不重要了。我不指望你们给我刷业绩,也不企图你们给我分担工作量,借着建模大赛的机会结识朋友,这才是我想做的事。盈同学的消息来的正是时候,现在纸上留了32个名字,去掉9个,还剩23个。若是第六轮比赛结束后才收到消息,那就就太晚了。再过一轮,人数减半,16个名字,且还要去几个,就凑不够举荐人数的上限了。
光与则按照个人喜好投放举荐名额,这种行为说不上高尚,但也算不上自私。因为他们有权利挑选他们想要的同事,他们有他们的标准,未被选中的人便是不符合他们的标准的人。
徐盈则猜中了大赛举办方的意图,但她完美错过了举办方的本意。举办方想让管理员把强者选到自己麾下,以便于分批管辖。但光与则选的可不是强者,而是顺眼的人。
至于研究院内部人士,即十强者,他们的工作态度也都有问题,无一例外,这一点从标记阶段就能看出来了。
夺得“天下第一”虚名的赵天宇,他不动声色地推掉了管理员的所有职责。半决赛期间,赵天宇从未亲临赛场、从未看过一场战斗,他让工作人员替他选人,选了几人、选中了谁,他一概不知。
苏韬的工作态度没比赵天宇好多少。他略过前三轮比赛,只看第四轮,一次性标记十人。他交上去的答卷没有经过验证,其正确率只比随机选人稍高一点点。
到了举荐阶段,诸多赛场里的诸位管理员各有各的选法:有人只选异性,有人只选同性,有人选最强的,有人选最弱的,有人精挑细选,有人闭眼瞎选,有人用抽签选,有人以貌取人,有人一个都不选,有人决定到最后两轮再选……
完全按照举办方的意思做事的,可以说寥寥无几。
标记和举荐任务是傅业闻发布的,但这些伟大创意不是他想到的。他有两个上司:太行山王、澜沧江王。太行山王提出标记,澜沧江王提出举荐。
勤国各地与渐近线有关的伤亡事件都会上报到研究院汇总,傅业闻择取最要紧的那部分过目。
像王筱雨那种明面上卖黄金、私底下不知道在干什么事的人,研究院选择放过。她还算和善,谋财但未必害命。
这些天研究院处理了不少性质恶劣的伤亡事件,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当下研究院人手不足,实力薄弱,对很多事仅限于旁观,而非解决。
尽管有科学院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但那些新晋的天才们还没有研发出针对渐近者的有效杀伤武器,研究院的人出外勤时配备的依然是常规武器,其作用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二阶渐近者速度快,但攻击和防御能力极为有限,尤其是防御能力,仍然在碳基生命体的范畴之内。若是用导弹洗地,任何人都扛不下来,但这样的大范围攻击太不精准,不利于稳定。可如果不用过分的武器,用二阶打二阶,怎么看都不是个好主意,却是唯一的办法。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研究院里的二阶渐近者极少。
太行山王提出标记,他的想法是:在决赛参赛者里挑出一批工作态度良好、眼光见识合格的人在研究院里担任管理层。这些人只需偶尔出外勤,他们的工作重心是维持庞大研究院的正常运转。
澜沧江王提出举荐,她的目的很朴素:在被举荐者里挑出一批工作态度良好、眼光见识合格的人加入研究院,用以辅助庞大勤国的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