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情很是复杂。
他们为朱宣与大乾无关而欣喜,又为他与大乾无关而沮丧。
这也就意味着,朱宣身后的靠山,并非大乾国。
不过,这也让朱元璋很是失望,因为他没有得到任何有关“大乾”的信息。
毕竟,“大乾”的突然冒出来,实在是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
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支非常强大的海军,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他们剿灭。
大明虽然能灭了他们,但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他们也不想这么做。
但偏偏,大乾就这么干了……
有句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正像朱宣说的那样,朱元璋无法容忍大明身边有一个强敌,他需要了解一下大乾帝国的情况。
以后大战爆发,他们也能有所准备,有所防备。
但很遗憾,朱宣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
你当真不知道?
朱元璋用手托着自己的下巴,一遍遍地打量着朱宣。
朱宣依旧在垂钓,神色淡然,不过还是有些疑惑。
“父亲莫非是在猜测,我与那个所谓的大乾有关系?”
“咳咳…”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说到这里,朱元璋望着湖泊,叹了口气。
“这些年来,你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让我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说着,朱元璋目光望向朱宣,郑重说道。
“我可以告诉你,我甚至怀疑,你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靠山。”
“你去的时候,哈巧正好在那个时候,倭国已经灭亡了。”
“宣王,我觉得你跟大乾帝国脱不了干系,甚至大乾帝国才是你身后的靠山。”
朱元璋决定开门见山,试探一下朱宣的态度。
朱宣是真的愣了一下,因为他发现,这件事的确与自己有关。
朱宣上任之后,整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这都是因为他一直在纳妾,得到了系统的奖赏。
之前朱宣的确是在海上剿灭了一个小倭寇,正好朱元璋得到了这个小倭寇被剿灭的消息。
而且朱元璋一直在猜测朱宣身后有一个高手,但一直没有找到那个高手。
但现在,这个神秘的“大乾”,却仿佛印证了一件事,那就是朱宣的靠山,就是“大乾”。
这不是很合理吗?
合情合理?
朱宣沉默了,换作是他,恐怕也会做出和朱元璋一样的判断。
但遗憾的是,朱宣身后并非大乾。
因为大乾是朱宣的。
不过,朱宣也知道,这件事实在是有些骇人听闻。
朱宣如此年轻,就能建国,而且还能组建出如此庞大的水师大军,说出去都没人会信。
就算是徐妙云,也是难以置信,还以为是朱宣在外面胡作非为呢。
是以,朱宣才会如此坦然地抵赖。
朱宣看了眼朱元璋,摇了摇头。
“其一,我身后并无靠山,纵然有人,也非是大乾……”
“其二,我与所谓的大乾国也无私交,密谋……”
“最后,我以我的脑袋担保,这两件事绝对不是我做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彻底地蔫了。
他的目光,在朱宣身上扫来扫去,不时地发出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