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师母,那您得狠狠地说他,他真不听话。”
“就是。”
一老一少没两分钟就聊到了一块,气氛那叫一个和谐。
向思羽和张老师就坐得有点远了,他就不大想往老头子跟前凑,小时候就是,凑得近了老头子揍他太顺手,必须得拉开两个身位才安全。
“带的什么东西?”张老师把锦盒放在茶几上,还用手拍了拍了,对于自己徒弟,那是完全不用客气,这臭小子别的不多,钱绝对多。
“一只50年的老山参,给您泡酒,泡酒的方子也在里面,方子上的药都配好了,您照着来就行。”张老师这是不缺酒的,自古文人雅士都喜欢喝几口,张老师也不例外,向思羽每年都会安排人给老师这送十几箱好酒过来,不多送是怕老师喝多,他又不在身边,师母一个人去监督有点悬。
“老郎哪呢?”
“也是一样,明天我再去郎老师家。”向思羽知道,张老师是提醒自己,让自己别忘还有另外一位授业恩师。
当然,他也不可能忘,虽然和郎老师的感情肯定比不上张老师,但是自己吃饭的手艺可都是郎老师教的。
知道徒弟心里有数后,张老师就没多说了,剩下的就是闲聊,“这次在京城呆多久?”
“还不确定,应该时间不短,有两件商业上的事要在京城确定下来。”
“你就是钻进钱眼里去了。”一说到这,张老师又开始不满了,甚至对自己的老朋友满肚子怨言,好好一个宗师级的苗子,就被自己老朋友培养成了钱串子,钱串子能名流千古?
“呵呵,老师,现在可都是经济先行呢,再说了,手上的功夫我也没落下不是,您啊,就是对我的期望太高了。”
“什么叫我的期望太高,你本来就有那个天赋,自己不上进,让你学鉴定古字画,你倒好,该学的不学,不该学的学了个十成十。”
向思羽也不敢跟老头子太犟,再闹出个好歹来,“您说的有理,等忙完,我指定勤加练习,高低成为第二个王羲之。”
张老师是书法协会的副会长,在书法上的成就要高于绘画,特别是在行书上,按向思羽的眼光来看,老师的行书古往今来,能排进前三,第一是王羲之,第二是自己,第三就是自己的老师。
至于绘画嘛,老师的水准也就是普通的大师,一副画卖个几万块不夸张,但是绝对进不了拍卖行,之所以现在很多人求画,其实还是因为一副画画完还有落款,而老头子又喜欢给画配诗啊什么的。
大家都说奥迪是买灯送车,本田是买发动机送车,日产是买沙发送车,向思羽觉得,老师的画就是买字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