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骨剑行
- 北漠王城,黄沙漫天,王城亲兵强征丁役,连十几岁的孩子都不放过。年近古稀的爷爷如何保护相依为命的孙子?父母失联,少年孤身一人在这大千世界又会如何谱写自己的人生?唯有以侠立身,以武证道。
- 花下老人

一个老人正从小院外走了进来,手里的杆烟正被他握在手里。
……
一个黑瘦少年挑着一根扁担跟着一个书生,走在方斗山中,前往忠州城赶考。
方斗山形似方斗,传说是玉帝飞升前为了不让大妖伤害百姓,抛出手里的玉斗镇住大妖,那玉斗压住大妖,最终与大妖一起形成了方斗山。
月明星稀,二人穿梭在方斗山的小路上。小路在松林之间,路上已经落满松针,这几天没有下雨,人踩在上面传出阵阵响声。
冉崇林和冉齐文两人早上来到解兆新的小院,请解兆新作为书童陪着即将赶考的冉齐文一同去忠州城。
二人一路无话,事实上冉齐文也在路上问过那天在树林里发生的细节,只是被解兆新用话搪塞过去。
冉齐文其实也对解兆新颇为照顾,教过没有读过书的少年识字,只是因为自己课业繁忙教的不多。
“前面就是九蔸台,今晚就在那里休息吧。”冉齐文转过身对解兆新说道。有些好奇的看着挑着扁担的解兆新,其实他一直在等解兆新提出要休息,因为各种鬼神小说里都是这样写的,书生的书童总是想要休息。
而且,这个黑瘦的少年不过才十三四岁,哪有那么好的体力挑着行李一路上山走这么远。
冉齐文指着山中半腰处的一处地势平坦的位置,等他们走到这平台时,解兆新才发现这里是一个特别平的山坳,三面都是直挺挺的峭壁,只有一面面朝群山。这里似乎是一个皇帝的龙椅,背后的峭壁是龙椅的靠背,而下面的群山则是俯着身子听候训话的臣子。
站在九蔸台向山下望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解兆新感觉到一股力量从腹部涌出,可等他想要更加细致去感受这股力量时,他却发现这股力量又消失不见了。
“解兆新,走那么久你不累,快来生火。”冉齐文向九蔸台更深一点的地方走过去。
解兆新挑起扁担随着冉齐文走过一块大石,没想到这里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山神庙,当然也只是相对其他山神庙来说规模不小,低矮的围墙早已经出现了垮塌的地方,有意思的是,在这院子里基本没有什么灰尘,因为这山里也没什么灰尘。
他随冉齐文进了庙里,祝台上的山神像早已不知道去哪里了,庙堂的中央还有其他过路人生火的痕迹。
解兆新找到了藏在门后的干柴,应该是之前留宿这里的人找到留下的。柴是松枝,很容易燃烧,可有个缺点,就是不禁烧。
升起火后解兆新就对冉齐文说道:“齐文哥,你先休息休息,我出去一趟。”
冉齐文找到一把旧扫把,正在用这个扫把打扫出一块干净的地方,听到解兆新的话后瞧了过来询问道:“你,你要去哪儿?”
解兆新有些疑惑的看着这个平日里一身正气的书生大哥,疑惑的眼神让冉齐文有些挂不住脸,脸色有些微红。
解兆新平静的说道:“齐文哥我去找些柴火,这点柴火烧不过夜的。”虽然语气平静,可眼里的促狭已经告诉冉齐文,曾经跟着自己到处跑的黑瘦男孩已经长成了一个有自己想法的黑瘦少年。
“你去吧,我看看书,早去早回。”冉齐文在扁担里找到一盏油灯,拿出了一本书。
解兆新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去,等他走出庙外,正准备看书的冉齐文听到解兆新在外面说道:“齐文哥,别怕,我就在附近。”
本来只想在附近捡一些枝条回来当柴火的解兆新发现,这一块似乎被刀劈开的山上平台附近,真是一棵树都没有,更别说松枝了。所以他只能往来路走去,那有一片很大的松树林。
天上一片云朵缓缓飘过,遮住了洁白的弦月,九蔸台附近的山林逐渐变得黑暗起来。
解兆新目力极好,黑夜几乎对他没有造成任何影响。这黑瘦少年走到平台边缘,忽然发现远方的一处山间背后,有些许亮光,他想着,也许那里就是乌杨村,没想到中午出门后已经走了这么远了,离家乡这么远了。
忽然间,一股悲伤的情绪涌上心头,因为他想起了祖洪杰,祖丹丹,祖叔叔,冉爷爷还有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师兄徐铁匠,哦,对了,徐铁匠大概已经走了。
解兆新想到了在河边钓到鱼时的快乐,也想到了在农田里的插秧埋苗,还想到了帮着村里人操办的红白事,村里人?还能叫村里人吗?那些人最后看自己的眼神,或是冷漠,或是仇视,仿佛最近发生的事都是因为他才发生的,可这些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他几乎就要流下眼泪,可是眼泪到眼眶时,就被他生生顶了回去,因为在月光还能照到的路上,他看到有一个人影正在缓缓上山。月光之下,那人的面容有些模糊,或者说他本来就很模糊,但解兆新清清楚楚的看到,上山那人影,少了一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