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云雾山。
主峰缥缈峰上,一名身披素袍的鹤发老者,双手负后,仰望着天穹上的无尽星斗。
缥缈峰据地约有千丈之高,如今正值寒冬腊月之时,一股股强风自下而上,带起大蓬大蓬雪花,衬得那老者衣袂飞扬,大袖飘飘,直有冯虚御风,飘飘欲仙之姿。
不过,这等强风,在老者眼中,却如同拂面春风一般。
凭借着自身的强大修为,老者宛如一颗不倒青松,牢牢扎根在这山巅之上。
此时的他,已经全部心神投入到漫天星象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股股玄奥之意从他身周散发开来,使得他的气息与此片天地、此间星空融合在一起,逐渐不分彼此。
此时,一名身穿阴阳道袍的男子登上缥缈峰,看到这一幕,忙屏气凝神,退到一旁,生怕打扰眼前之人半分。
过了片刻,那位老者方从神与天合的意境中退了出来,缓缓开口道:
“后面的可是荒师弟?”
那男子闻言,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道:
“我就知道,瞒不过门主。”
眼前的这位老者,正是百家之一,阴阳家的当代门主,林炳天。
阴阳家掌教一辈,无论何名,都会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各取一字,作为标志。
林炳天原名林炳,担任阴阳家门主之后,方才改名为“林炳天”。
而被他称之为“荒师弟”的,则是他那七位师弟中最小的一个,韩庭荒。
“师弟来这缥缈峰上寻师兄,可是有何要事?”
林炳天笑问道。
对于这位小师弟,他们这些做师兄的,还是很关照的。
“门主,我在院中修行,忽然感到心中悸动不已,似是这天下有大事发生。师弟自知在占卜星象上比不过诸位师兄,便想着一劳永逸,所以上这缥缈峰上来寻门主了。”
“荒师弟,你这惫懒性格若是能改改,那道家的张道子也不至于压过我阴阳家一头来。”
看着自己这位师弟,林炳天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苦笑。
“门主,师弟我的性格早就成型了,想改,这辈子恐怕是难喽。”韩庭荒咧嘴嘿嘿一笑,追问道,“不知门主这几日观察星象,可否有所发现?”
林炳天心中叹了一口气,不再去逼这个天资横溢的小师弟。
这家伙,就属于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
定了定心神,林炳天将目光投向正南方,沉声道:
“前几日,老夫观那天穹南方七宿诸星忽然大放光明,而那鬼宿中的积尸之气却消失殆尽。朱雀者,凤凰也,凤凰有涅盘之说,正应这几日星宿变化,可见那楚国朝中十有八九是发生了剧变。”
韩庭荒愣了一愣,随即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来,怪叫道;
“门主,这怎么可能?那楚国的太和王黄景明虽是被逐出兵家之人,但一身武艺修为,兵法韬略皆为不凡。而据师弟所知,那新登基的楚国新皇不过一稚子小儿,怎么斗得过黄景明这种老狐狸?”
林炳天扫了一眼自家师弟,幽幽道:
“有时间,这世间万物,不能以常理度之。就如同师弟你,我们几位做师兄的,代师收徒时怎么也没有想到,你这一身天资,竟然会被你这般白白浪费掉。”
韩庭荒嘴角抽了抽,明智的没有去接这一话茬。
沉默了片刻,林炳天道:
“师弟,你不是嫌这云雾山上少了些人气么?不如,你替师兄们去那楚国走一遭,或许有所得也说不定。”
韩庭荒有些疑惑的问道:
“门主,我阴阳家自两百年前论道败在道家之手,不是已经约定,阴阳家弟子不下云雾山,不与道家争夺世俗信仰么?”
林炳天看向韩庭荒,笑道:
“师弟啊,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年我阴阳一脉,和道家的确是有这么一条赌约,但时过境迁,这两百年间风云变幻,佛门出世,魔门搅动风云,这天下早已不是他道家全部说了算了。
而师弟你不知道的是,当年老祖论道败于道主之手,回山之后,以献祭自身全部修为寿命为代价,占出一卦和八字箴言。
卦为乾卦爻辞,意见龙在田,八字箴言乃是‘凤化真龙,大争乃出’!”
韩庭荒乃天资横溢之辈,对于卦象的认识不下于几位师兄,闻言浑身一震,喃喃道:
“见龙在田,是为冬春之交。只是门主所言,这凤化真龙一句,真的应在那楚国新皇身上?”
林炳天哈哈一笑,须发飞扬间,戟指长空,高声道:
“师弟,你听!龙,来了!”
“吼!!”
下一刻,一声低沉雄浑的龙吼声自南方隐约响起。
闻得龙吼隐隐,韩庭荒骇然失色。
林炳天则笑声愈盛,肆意狂放,长笑道:
“见龙在田,凤化真龙,大争乃出。师弟啊,又是一轮大争之世,是到了我阴阳一脉再度出山的时候了!师弟你且先去那楚国神城中瞧一瞧,看一看。我们几个老头子在这云雾山上一困就是四十年,是时候下山看看这万里河山了!”
林炳天心中还有一句没有说,那就是乾卦“见龙在田”,暗中对应着一句卦辞,那就是“利见大人”。
大人者,真龙也!
当年老祖之言,还有一层隐藏含义:
我阴阳一脉想要复起,就要依附皇权,此乃“利见大人”!
…………
返回福宁殿,赵钰看着手上的纸条,眼神变幻不定。
这张皱巴巴的纸条,就是所谓武宗秘库的凭证。
只是,武宗秘库,在大楚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赵钰心中还有些疑惑。
最后,他还是召见了曾经担任过校书郎的杜预,向他问起过这件事来。
“陛下,臣曾在崇文馆收集的孤本杂谈中见过这四个字。”
杜预一边回忆,一边道。
“乡间野史中有记载,武宗皇帝曾在皇家内库外,额外建立了一座秘库,是为北伐成功后赏赐有功将校,以及后辈子孙所准备。只是由于武宗皇帝在军中突染恶疾,只来得及勉强将皇位传给了文宗皇帝,便撒手人寰,这秘库的地点便再也无人得知。”
说到这里,杜预悄悄看了一眼赵钰的神色,又继续道:
“乡间有传闻,说这秘库中不仅有武宗皇帝在位数十年的积蓄,更有南征北讨搜刮来的诸多神功秘籍,甚至里面还藏有太祖皇帝的赤龙神刀,所以文宗皇帝和历任皇帝也都曾派人四下寻找过,但连蛛丝马迹都没有找到,最后只能便不了了之。”
赤龙神刀是楚国太祖的随身佩兵。
当年前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太祖于荆山奋起义兵,得豪商相助,以赤铜乌钢精金陨铁铸刀,以“万两浑金铸赤子,一寸丹心斩白龙”之意,将此刀命名为“赤龙”,随太祖南征北讨,立下汗马功劳。
大楚立国后,这赤龙神刀更成了楚国的皇权象征之一。
不过据赵钰所知,这赤龙神刀在武宗在位后期便已失踪,却没想到是被武宗藏在秘库中了。
而文宗一脉花费大力气寻找此刀,也是为了要借此刀证明自身皇位的合法性。
可惜啊,到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让杜预退下后,赵钰又把过了年就要致仕的兵部右侍郎高詹召进宫来。
“陛下,老臣先祖高横武虽是武宗信任之臣,但自遭贬黜之后,老臣家便几经起落,对于先祖昔日所言,只剩下只言片语。”
说到这里,他见赵钰脸露丝丝失望之色,又从怀中取出一枚血色玉镯,双手呈献给赵钰,道:
“不过,先祖临终时,有一句遗言我等高家子孙绝不敢忘。此镯乃武宗命高氏一族保管之物,他日武宗血脉再临皇位,让我等子孙将此镯敬献。因先祖曾言,此镯事关武宗陛下,所以我高家子孙铭记于心,不敢忘却一字一句。”
接过这血色玉镯,赵钰叹息道:
“老大人一族真是赤胆忠心,朕和朝廷,不会亏待忠臣半分的。”
等到高詹退下,赵钰摸索着玉镯上的纹路,对于武宗的深谋远虑愈发佩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