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入侵我升级空中堡垒

第64章 基地的后续建设需求

韶渊看着天花板,突然想起刚奖励一个紫色宝箱来着,打开看看。

【获得小型全自动谷物加工机卷轴*1,木炭*10,保温板*5】

“嗯,还不错,这难没白受,只是这保温板有点少啊。”

打开操控面板,查看了一下升级堡垒所需要的材料,看一次心就凉一分。

“元,先建地上堡垒以后再升级空中堡垒可以不?就目前这情况,想凑齐炽金根本不可能。”

【元:可以,不过到时候想要升级堡垒还是从初级开始。】

“那不是问题,现在每个人就巴掌大的地方,到哪挖炽金去。”

“建立地上堡垒需要水泥和砖,看来又要收集大量物资了。”

算了一下所需要的资源,上万资源,这是要大出血啊。

“不知大家收集到过冬衣物没有,把衣服卖了应该能凑一部分,还有白酒和烟,凑齐资源应该不太困难。”

看了一下建造条件,水泥厂需要电力,以目前的电力,勉强维持水泥厂机器运转,必须得建造地热发电厂。

又是一批资源,不过地热发电厂需要砖和水泥,这就有点陷入死循环了。

想要进入城堡时代,任重而道远啊。

一个小时后,韶渊感觉烧伤的地方开始骚痒。

“小艾琳,过来帮我看看,是不是好了。”

艾琳看着韶渊,眨眨大眼睛,满脸疑惑的说道:“大哥哥,你出现幻觉了吗?这才过去这么点时间怎么会好呢,你的伤估计得几天才能好。”

韶渊摇头说道:“不会,这里跟你们的那个世界不一样,过来看看。”

艾琳不相信,一脸不服气的走过来,看了一下。

药膏已经结块干化了,轻轻一碰就出现了龟裂。

“呀,这个药膏怎么干的这么快?爷爷你快来看看。”

温德尔快步出来,问道:“怎么了?”

艾琳指着韶渊涂抹药膏的地方说道:“爷爷你看,这个药膏干的好快,是不是药效不好了?”

温德尔看看也是一头雾水,第一次见这种情况,小心的揭下一小块,下面的灼伤已经好了。

“这——难道老夫看花眼了?”

他又揭下一块,下面的伤疤果然已经好了,慢慢的将一条胳膊上的都揭下来,上面的伤灼伤已经痊愈了。

“这恢复速度好恐怖,老夫平生仅见。”

韶渊说道:“好了就都揭了吧,怪痒的。”

爷孙俩慢慢的揭去所有的膏块,心中震惊不已。

韶渊笑道:“跟这个世界有关,不必这么惊讶。”

他起身活动一下,来到温室,看看菜地里面的蔬菜已经都可以收获了。

“诸薇,收完的农田先不要种植,等重新放置后再种。”

诸薇点点头说道:“好。”

韶渊问道:“现在小鸡仔怎么喂食的?”

诸薇说道:“玉米收获了一些,用玉米粒捣碎喂食,明天燕麦就可以收获了,不过需要脱粒才行。”

“有喂的行,脱粒机已经有了,我放在仓库了。”

“那太好了。”

韶渊回到客厅,准备交易物资。

打开聊天群,看到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聊天。

于是在群里问道:“各位道友,收集到过冬的物资了吗?”

“空白大佬,这是打算要送福利吗?”

“大佬,你就上架吧,肯定有人没有收集到,明天能不能都是未知。”

“就是,大佬要上架什么物资?先围观一波。”

“主要是一些过冬的衣物和被子,对了各位宝箱中开出保温板了吧,这个可要好好利用。”

“大佬不上架烟酒吗?”

“同问。”

“+1”

“+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人们彷徨,人们失措,总有人能鸿运齐天,总有人是天命之子,但这里只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花幽丶山月
深蓝寻踪
深蓝寻踪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手心里的光
长于潮汐将死之夜
长于潮汐将死之夜
人能观测世界的方法太有限了,只通过看、听、触碰等等方式,谁又能保证自己观测的世界一定完整呢?李沧蓝见到过一些失明的人,他们天生比其他人少一种观测世界的方法。比起其他人的怜悯,他却想到了自己,有人天生少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那么会不会有人天生比其他人多一种呢?想到这儿,回想起小时候的那段荒诞经历,李沧蓝呼吸有些凝滞。他不愿意相信现实是不完整的‘虚假’,但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所看见的是真实。一直浑浑噩噩的,
灼灼之
颤栗之眼
颤栗之眼
那一天!这个世界的太阳被一颗巨大眼眸取代!各种黑暗生物也出现在世界的各个区域,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疯狂的发展科技,世界也因此迎来了新的纪元。肉身苦弱,机械飞升!基因改造,异变成神!这个世界人类选择的道路,究竟是对是错?只有永远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评判!而对于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界的唐恒,他只想好好活着!
目真人
板凳儿奇案录
板凳儿奇案录
北宋年间,历两朝三代的赫赫将门呼延家四公子得了个不足月的早产儿,还是在孕母起身时直接滑落在四方椅上,他自出生稳婆便不止一次唉声叹气地暗示其祖父老呼延“此子恐难有龟龄之寿”。老呼延育有四子,个个虎背熊腰,志学之年便跟随他征战沙场,四子十一个孙儿也都壮硕得小牛犊一般,偏偏这个小十二孱弱得让人心疼,老呼延便给这个“板凳儿”起名呼延略,养在自己屋内,与老妻一起悉心照料。聪慧过人的呼延略七岁时善于洞察细节的
一蓑烟雨两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