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徘徊的还有楚庄王,此时楚庄王看到势众的晋军,也不想和晋军交战,派楚少宰来到晋军营内说明攻郑的原因,只是为了平定郑国的内患,没有其他想法。楚庄王又派人来到晋军营中,提议晋、楚议和。晋军主帅荀林父也同意了楚国议和的请求,但还没有商议和谈的日期。
就在楚、晋两军在为议和做准备之时,楚军的将士许伯、乐伯和摄叔三人,为了炫耀勇敢私自向晋军挑战,并安全返回到楚军营中。而晋军中的魏錡(qi)和赵旃(zhan)两人,都在晋国不得志,想通过这次战役来证明自己,从而得到更高的地位和官职,而现在晋、楚两军议和,这将使两人的计划泡汤,因此魏錡和赵旃都想破坏和谈。于是魏錡和赵旃请求出使楚军,商议和谈日期,荀林父答应了两人的出使楚军的请求。郤克看到这二人出使楚军,便劝谏荀林父做好防备,以免魏錡和赵旃两人惹怒楚军,而使楚军进攻晋军。士会觉得郤克说的有理,便派巩朔和韩穿在晋上军驻扎地设置七处伏兵。而先毂则不以为然,根本没有让中军做任何防备。下军的赵婴齐则认为晋、楚两军要和谈,便派人早早的准备了渡河回国的船只。
晋大夫魏錡到达楚军营后,便开始了对楚军的挑衅,楚大夫潘党追逐晋大夫魏錡。没过多久,晋大夫赵旃又来挑衅,楚庄王不胜其烦便亲自带兵追逐晋大夫赵旃。魏錡和赵旃两人向晋军驻地的方向逃回,晋军主帅荀林父怕两人惹怒楚庄王,也派人去接应魏錡和赵旃。楚大夫潘党看到晋军方向尘土飞扬,以为晋军已经发起了进攻,而楚庄王又在追逐赵旃,怕楚庄王被晋军围困,便发动楚军全军出击。
面对楚军的全军出击,晋中军阵地根本没有做任何的准备,晋中军一触即溃,纷纷逃到黄河边。楚庄王派楚国右军追击晋国下军,派楚国左军追击晋国上军。晋下军早早准备好了渡河船只,但没想到晋中军溃败而来,此时的晋军主帅荀林父也是惊慌失措,下令先渡河的有赏。此令一下,晋中军和下军将士纷纷争夺渡河船只,因此还拔刀相向,一时间混乱不堪惨叫连连,船只内多是残手断指,楚军一直追击晋溃军到邲地(今河南荥阳市附近),遇上了晋上军。晋上军在主帅士会的率领下殿后抵御楚军追击,因为晋上军早有准备,才阻止了楚军的继续追击,才使得惨败的晋军顺利渡过黄河。
这一战便是邲地之战,以晋军大败而告终,郑国原先答应要和晋国一起进攻楚军,结果在楚庄王带兵追击晋军时,郑军也紧随其后追击晋军。此战中楚庄王俘虏了晋大夫荀罃,即荀首的儿子。晋军则射杀了楚大夫连尹襄老,并将其尸体带回晋国,还俘虏了楚公子谷臣。晋大夫赵旃曾弃车而逃,楚大夫屈荡和赵旃赤手搏击,并获得了赵旃的甲胄,晋大夫逢为了救援赵旃,而牺牲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晋国的上、中、下三军,在晋、楚两国的对垒中做出了不同的应对,也反应出了晋国各大夫之间的想法不一,正应了楚庄王宠臣伍参的话,对于两军对垒中的突发状况完全没有应对方案,更要命的是主帅荀林父的那条军令“先渡黄河者有赏”,即使没有这样的军令,在那样的状况下,将士们也会争先恐后的逃跑,而荀林父的命令让晋中军和下军为了渡河而拔刀相向,使得晋军大败,幸亏有士会的上军阻击了楚军的追击,不然黄河将漂浮更多晋军尸首。
再看楚军阵营,在楚庄王追击赵旃时,楚大夫潘党看到晋军方向尘土飞扬,以为晋军发起了进攻,害怕楚庄王被围,便发起了全军出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同为三军的楚军,随时都做着战斗的准备,才使得楚军很快的发起出击,即使在楚庄王想要和谈之时。
邲地之战,晋军大败,作为主帅的荀林父回国后,向晋景公请求一死,以谢罪于晋军的失败。晋景公准备答应荀林父的请求,士伯劝谏晋景公道;城濮之战,晋国大胜,但晋文公并不高兴,其原因就是楚令尹子玉还活着,并说困兽犹斗,更何况楚国令尹呢。等楚国杀死了令尹子玉,晋文公才高兴的说,晋国可以高枕无忧了。现在晋军的失败已经成为事实,如果在杀荀林父,只会让楚庄王更高兴。晋景公听取士伯之言,免去荀林父之死。
晋大夫先毂明白自己,将承担这次战役失败的主要责任。先是不遵从主帅之令,擅自带兵渡河。再者是身为副帅不安排迎战准备,才使得晋中军溃败,进而导致晋军的大败。晋大夫先毂回到晋国后,便勾结晋国北部的赤狄,于公元前596年入侵晋国,结果被晋军打败,并得知是晋大夫先毂所为。
晋景公在公元前596年冬季,处死大夫先毂,并将晋国的先氏一族尽灭,以警示各大夫及士族。先毂的自作孽,使得其祖先轸在晋国贡献皆付东流。
作为邲地之战中,晋国的另外两个罪人,魏錡和赵旃并没有受到过重的惩罚,两人后来都有功于晋国。
邲地之战的前因是楚对郑国的讨伐,楚庄王之所以对郑国发起进攻,也是因为郑国内部的有人想借此分裂郑国。郑大夫石制和郑公子鱼臣,想将郑国分裂而治,便联合楚庄王对郑国发起进攻。而让楚庄王没有想到的是,楚军这次出征不仅征服了郑国,还打败了晋军,一举一雪城濮之战的前耻,成为了正真意义上的诸侯霸主。也就不再理会郑大夫石制和郑公子鱼臣的想法,毕竟刚刚继任诸侯霸主,就分裂一个诸侯国,必然会被诸侯各国抛弃。但郑国却没有放过这两人,郑国上下得知此事后,根本没有给二人机会直接处死,好好的生活你不过,作死。
邲地之战后,楚大夫潘党建议楚庄王,将阵亡的晋军将士合葬一处,并建造高台来表彰楚庄王的功绩于后代。楚庄王却拒绝道;止戈为武,以德方能臣服天下,如今我却让晋、楚两国的将士弃尸荒野,这是残暴不仁,同时也会让其他诸侯感到威胁,更不能成为向子孙后代的炫耀的丰功伟绩。楚庄王没有在邲地建造高台,而是埋葬了所有阵亡将士,然后建造祖庙进行祭奠,并祭拜黄河后回国。楚庄王经过邲地之战,也一举成为诸侯霸主,将楚国的之业推至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