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影视剧大融合

第二十一章 殿试

梁适接过试题,转身面对众人,沉声宣布殿试开始。

说起这位首辅,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其父梁颢是状元出身,为翰林大学士,本来可以承父荫入朝做官。但是为证明自己实力,梁适在景佑元年考取进士。其兄梁固也是状元出身,巧的是他和范仲淹同时考中进士的考生,不过梁固英年早逝。虽然“状元父子“双双早逝,梁适却带领家族走向繁盛。

在宋代,大家都非常清楚“文情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他们文章、诗词都是一绝。但很少有人知道“忠孝三梁“(梁颢,梁固,梁适)

之后,鸿胪寺官员将贡士们引到崇政殿左右两廊,间隔就座。

每张桌桉上都有考生的名字,桌上摆着御赐的笔墨纸砚,都是上好的贡品,考生考完后也可以带走,算是天子的赏赐。

杨文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撩衣袍,端正地坐下,腰背挺得笔直,然后双手将发鬓朝上一拢,正发冠,整衣袍,再将双手按于膝上,目光平视前方。

不止杨文昭一人,其余考生皆是如此,这番礼仪规矩从蒙学时便开始学起,每个考生做起来都如吃饭喝水般自然。

不多时,官家对着身边的太监低语一番,随后,内侍高声说到:“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诸位学子皆是我大宋未来之栋梁,如有治国之良策教朕,尽可写来。”

这道题出的非常开放,但是陷阱很多。

宋朝科举取士还没有后世的八股取士禁锢思想,要的更多的是真知灼见。

如果你的策论写的过于宏大,洋洋洒洒,看似文章恢弘,实则大儿无根,会给人一种狂妄之感。

这样的策论必须要着眼于细微,考验的是士子的眼界和见识,才学和文思反倒是其次。

知道考题之后,杨文昭没有急着下笔,而是闭目凝思起来。

与平日里常写的时文不同,殿试所考的策论动辄就是数千字的长篇大论,若想在殿试上脱颖而出,就必须好好思量如何构架文章,即便用上一两个时辰来构思也是值得的。

只要把大体架构想好了,接下来写文章就是势如破竹、一气呵成了。

日冕的冕针缓缓走动,随着日头出来,天光终于大亮。

杨文昭在桉前思索良久,终于睁开了眼睛,提笔蘸墨,胸有成竹地振笔疾书,草稿纸上,转眼就出现了一行行墨迹淋漓的小字。“我朝自立国之始,四海清平,对内重民生、强民本,对外礼仪教化,抚蛮夷之心,是可谓圣治之典范。”

这段话说的就有点拍马屁的意思了,虽然宋朝确实对内非常重视民生,可以说宋朝的经济水平是整个封建时代的峰顶。

而对外也行这一套,就颇有一些尴尬了。檀渊之盟、西夏反叛,其实就是对外也行圣治的后果。

后面便开始写“对待蛮夷,当以教化为主,辅之以武略,方可以达‘内圣外王’。”

其实本来应该是,以武为主,教化辅之,但是作为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只能这么写。

随后写出了策论的核心,立足边地实际,发展边地经济,开展互市贸易,利用当地的税收,全面整备边军。

下笔非常畅快,书写没有丝毫滞塞之处,半个时辰的时间,整编文章已经跃然纸上。

而在此期间,杨文昭全副心神灌注于文章之中,丝毫没有注意到刚才有人在自己身后看了许久。

知道杨文昭身份的官家,自然要去看看这个勋贵世家的文人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当他看到杨文昭的文章后,感觉耳目一新。

这样的发展模式,既不会拖累全国的经济,又能一定程度震慑异族,最重要的是文官的反对之声一定会小很多,所以暗暗将文章内容记了一些,准备来日与这小子详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球大航海
全球大航海
开局百人抢船,然而物资只有十人份,是杀戮还是共存。魔法或科技,古武和异能,唯心飞升还是基因至强,你选择信仰成神还是成为神明的仆人。这是一片名为无限的汪洋,力量,财富,名声,权力,你所想要的一切都在这里!想要获得吗?起航吧。
本体眼镜
篡夺者
篡夺者
一片至暗的星域,两个本该永不相交,互不相见的文明,因缘际会下在黑暗森林里互相撕咬,至死方休,别无他途,直到一个异乡人到来。在文明交战的星空史诗里,他逆转未来,改写历史。战争的起源与结局,乃至两个文明的一切,都将落在他的手心翻转。匪徒、强盗、导师、领路人、这异乡人面貌多重,变化万千。十年后成为故事,五十年后成为历史,一个世纪后成为祷文诗书里的神话,在这些书籍里,他便有了新的身份,文明的最终死敌,篡夺
传说树下
游走于帅的地界之时间精想
游走于帅的地界之时间精想
他繁花盛开,她一直都在,从远古至未来。
小粉妹子
抽卡到死
抽卡到死
生命不息,抽卡不止。这便是周异穿越后悟出的道理。腹中一阵抽动。这是周异的肠胃所悟出的道理。于是,他便一头扎进了食品的卡池里。
无毒无公害侠
宝可梦:带着迪莫送温暖
宝可梦:带着迪莫送温暖
石英联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真新镇训练家缓缓走上擂台。那坚毅的眼神死死盯着对面的一举一动。“小言,你准备好了吗?”“这一刻我已经等很久了,智爷!”…大战一触即发…迪莫对战皮卡丘!雷光狼王大战甲贺忍蛙!业炎冥古龙与喷火龙间的争锋!一只只奇特的精灵,一场场诡异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恶言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