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第170章 砍了

“十四岁被伯仁(常遇春)带上战场,见过沙场征伐。”

“这孩子不会走错路的!”

“嗯,应是如此。”

.......

次日天明。

朱标同百官在京城门外送老朱一行前往江浙。

随行的乃是凤翔、鹰扬两卫亲军,而汤和命副将带兵先行前往江浙,此时和刘伯温一起,也在老朱同行车队之中。

看着老朱一行的身影慢慢变小,最终消失在视线之中。

朱标自然清楚。

江浙世家以及沿海倭寇的末日,已在逐步逼近。

“启禀殿下!”

就在朱标转身,即将回宫之时。

礼部尚书李叔正拱手禀告道:“倭国北朝之主足利氏派遣其弟足利诚,出使大明,如今已过北平。”

“砍了。”

“嗯?”

不只李叔正,听到朱标要处斩倭国使臣,周围百官只觉是自己听错了。

而李叔正更是认为自己没说清楚,再次禀道:

“太子殿下,倭国北朝之主派遣其弟足以诚,携重礼自高丽出使大明,今已过北平。”

“传令北平,斩首足利诚!”

“可....”

当看到朱标面色微沉,可那李叔正却还打算继续开口。

李景隆眼眸一转,随即上前一步冲李叔正说道:

“太子殿下方才已经言明,斩首此人。尚书大人年纪轻轻,难不成未老先衰,已然耳背?”

“可.....可我朝从未有斩杀使臣之先例啊......”

“那足利诚如何称得上使臣?”

当看到朱标微微点头后,李景隆心中大定,这才继续说道:

“倭寇勾结江浙世家,袭扰我大明沿海。”

“此次倭国来使,并非朝拜天朝,乃是为向我大明谢罪!”

“而且殿下先前令旨言明,命倭国北朝之主来我大明,跪京请罪。”

“北朝之主不听上国圣意,仅遣其弟来我大明,此举不是轻视我大明?”

“殿下斩首足利诚,有何不妥!”

听李景隆说完,李叔正悄悄看了朱标一眼。

当确定李景隆所言便是朱标的意思后,他便也不敢继续多言。

只不过还不等他退回官员队伍中时,只听朱标继续说道:

“李卿,今日高丽新旧两朝,倭国南北两朝均遣使来我大明。”

“加之两国来使均是为军武之事,想来礼部任务繁巨,李卿不通军武,分身不暇且多有掣肘。”

“沐英,景隆,允恭,你们几人可愿协助礼部,暂任鸿胪寺之职?”

“末将领命!”

“末将领命~”

李叔正原地愣了数秒,反应过来后连忙拱手领命道:“微臣遵令。”

看着朱标缓步朝皇宫走去,沐英、常茂、李景隆等人紧随其后。

李叔正眼中不由闪过一抹悲楚。

“看来....”

“太子殿下终究还是更亲近武将......”

“尚书大人此言差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朱棣:让你监国,你登基称帝
大明朱棣:让你监国,你登基称帝
大明永乐十五年,朱棣意欲北伐阿鲁台部,太子朱高炽联合百官反对。唯有汉王朱高煦站出来支持朱棣,群臣反对激烈,朱棣怒斥太子百官,当机立断决定让朱高煦来监国。史称“汉王监国”!从此开启大明盛世,威加海内,四海来朝!朱高煦:“朱棣?那是太上皇兼任朕的征北大将军罢了!”
西湖书生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穿越回北宋。父亲是苏轼,一家人刚刚离开了黄州东坡,日子眼看就要好起来了;不过由于苏东坡众所周知的嘴欠加横跳,没几年功夫,又是一路扁扁扁扁扁,去开启南方美食图鉴了,自己就是历史上那个一路从惠州跟到儋州的小坡。这一年,苏过十三岁;距离神宗皇帝去世还有一年;距离王安石和司马光去世还有两年;距离哲宗皇帝亲政还有九年;距离端王赵佶君天下还有十六年;距离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还有三十一年;距离靖康之乱,还有四十二
楚庙寒鸦
大秦:千古贪官,秦始皇赐婚公主
大秦:千古贪官,秦始皇赐婚公主
千古一帝乔装成富商,路过邯郸一小县,名曰桃源。原本以为此处位置较为偏僻,百姓生活较苦。但谁料这里人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治安井井有条,甚至地上踩着的路,都要比咸阳好上不知道多少。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秦始王是闻所未闻。秦始王:“如此治世之大才,朕怎么也得见上一面。”心念之下,便出发见县长。但接下来的见面与接触,彻底让秦始王傻眼了。贪污,受贿,纵容买卖官位,官商勾结,各种坏事做尽。印象中的治世能臣
西部活阎王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
我,朱柏,朱元璋第十二子,大明朝第一个举家自焚的皇子!咱一岁能言,二岁识文,三岁便和大儒谈论诗词典籍...努力,努力,再努力,不为老朱求我当皇帝...只为了能够活下去...苟到永乐年,当一个混吃等死的逍遥王爷!可是...朱柏:“父皇,仙人说.....仙人抚我顶.....”朱元璋:“咋?你要摸咱的脑袋?”朱元璋:”朱棣,你个狗杂种,你怎么当上皇帝的,还敢称祖,出来给咱好好解释一下!“…嬴政:柏儿,你
贫道不戒色
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我是镇三山黄信!我的人生不应只有水浒一段。江山美人,我全都要!
老黄怒发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