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起拜见大人。”因为身份特殊,薛起很快成为杜荣尚最为依赖的助手之一。
作为军闻司营州主事,薛起曾经的工作主要就是刺探北辽情报。他一直直接受命于江孜,军闻司规定,不同系统的人之间只有通过帝都才能联系,因而在此之前,他与杜荣尚并无交集。
“能不能讲一讲这北辽的事。”其实,杜荣尚至今不大了解北辽。
“军闻司营州分属成立于景元年间,由时任军闻司主事沈铭亲自谋划成立,”薛起非常自豪,“第一任主事由沈大人亲自兼任,我就是当时加入的军闻司。当年我大军东征,沈主事经常来往晏州,我们交集颇多。虽然当时刚刚建立不久,但已经建立一条重要情报线,接触到北辽朝堂高层。怎么形容呢?北辽朝堂的很多决策我们都提前得到了消息。”
“都说沈主事是神人,确实厉害啊,”杜荣尚感叹,“这条线现在可还有联系?”
那怎么可能还在,”薛起觉得自己扯得有点远了,给杜荣尚的期望有些大,赶忙解释,“那条线直接受沈主事领导,沈主事出事之后自然失去联络了。我也只是听说,这个在中都的暗探是一女子。我当年长期来往于营州与晏州,曾长期监视一个晏州派往北辽的密使,而沈主事出事前交给我的最后一个任务就是关于他,此人名为杜……”
“这一段先略过吧,”听薛起扯了一大顿,杜荣尚有点急,于是打断了他,“还是说说现在的事吧。”
“好吧,我挑重点,”薛起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二十多年前中都发生了一场政变,杜大人应该听说过吧?”
“这我知道,耶律洵暴毙,其叔父耶律德荣继位,之后清洗了包括海东侯萧长杰在内的先帝旧臣,但不想耶律洵之子在乞烈秉之中手中为人救走,即是今天大贺盟主,”薛起没想到杜荣尚居然如此清楚当年之事,“之后北辽灭渤海、败袜褐、平草原,直到今年六月份,这耶律楚和在野狐岭击溃北辽三十万大军。”
“我想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耶律楚和接着说。
“看来杜大人还是做了功课的,那我就不卖关子了,把我所熟知的统统告知于你,”薛起继续说,“首先,北辽宰相张全国一直为我们所忽略,但此人历经三代君主,无论谁做皇帝他的宰相之位一直安稳如山。结合这些年军闻司的各种线索,当年乞烈秉之中被耶律德荣赶出中都正是张全国在背后搞得鬼,而且,他当年把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大将忽鲁颜哥送进了牢房,关了十年又主动放出来,这着实让人摸不清头脑。其次,众人只知耶律德荣开创了北辽盛世,却不知是覃阳子为其出谋划策,而覃阳子与当年的尚书左仆射林从观师出同门,与沈主事也交往颇多,其投奔北辽恰恰是在林相遇刺、沈主事被流放之后,而覃阳子的徒弟就是曾在西坉门凤凰台与崔琰大人辩天下之道的风海先生,此人名为纪海,实则为渤海国王子,他曾有一个姐姐,乃是晋王李继存的生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