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海东

第99章 风波再起

也许这一次,张钧飞确实估计错了,王懋征在李淄坐、朱奎相继封王后早已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地方节度使,他积极扩张军备,购买良马,这几年虽然不再掺和朝中之事,但他自己已建立起一支独立的军事、行政班子,俨然要与李淄坐、朱奎等人平起平坐。不过他和北辽的来往倒是耶律石秀主动暗中派使者来的,耶律石秀知道,河东和晏州对其敌意和防范之心太强,于是想到了拉拢凤翔王懋征,试试能否奏效。

“陛下,我真得深感压力巨大,”李思恭抱怨,“江孜和朱奎的步步紧逼,让我心力憔瘁。而钧飞,在朝堂之上也不多帮我说话。”

“争吵非我所长,但这未必不是一个机会,”张钧飞思考良久,“朱奎既然要向王懋征发难,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如果王懋征真得和朱奎撕破脸,二人交恶,乃至爆发冲突,没准是我们趁机铲除江孜和朱奎的大好机会。”

“此言怎讲?”年轻的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如果朱奎注意力不在我们身上,我们就可以专心对付江孜,待朱奎与王懋征斗个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翁之利。”张钧飞回答。

“那这件事就交钧飞来办吧,”李思恭也早已等得不耐烦了,“待我们好好研究,商讨一个万全之策。”

那日之后,张钧飞思索数日,想找到破局之策,反复斟酌后,终于心中逐渐有了些许眉目。

他躺在床上,反复思索,越想越激动,在这幕大戏之中,很多人将轮番成为主角,这个计划又是复杂而艰难的,这是在冒险,或者一将功成万骨枯,或者身名俱败尽成灰。千古功业吸引着他迫不得已想付诸行动,而倘若失败的悲惨又让他胆怯,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如果仅仅需要一个功名来光宗耀祖,兵部侍郎的虚职已然足矣,但他似乎真得不想到此为止,不知是野心使然,还是什么信念驱使。

当年,与李继存漫步在景阳西市,看灯听风,忧国忧民,后来与他在马球场上并肩作战,无所畏惧,一往无前。在凤翔,初见李思恭,逆境献策,又同他一道为太子出谋划策,日夜惊心动魄。在关西河谷,见血染河山,极尽悲凉。朝堂上的高谈阔论,宫廷内的夜夜笙歌,与栗阳公主的问答,与当今天子的促膝长谈,也许可以做个了结了。

于是张钧飞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并亲自进宫面见皇帝,初步说出自己的计划。反复论证多日后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决定由张钧飞在前台亲自实施,皇帝在后面进行配合,他们相约要绝对保密。对于年轻的皇帝而言,自己的父皇当年除掉李敬忠的方法今天也照样适用于江孜。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血战之大明风云
血战之大明风云
明末刀光剑影,江山山雨欲来风满楼,天下谁是英雄。锦衣侠侣,为国为民。
水龙散人
三国之水浒点将
三国之水浒点将
在三国世界召唤水浒群雄,与曹、刘、孙决一死战!什么世族豪强,什么边郡武人;什么关东关西,什么今文古文……乃公一概不懂,乃公只想——干翻这个操蛋的世界!屠尽天下百万兵,看破千年仁义名;九州纵横十万里,三世叛逆任我行。
玄嚣郎
军旅情路
军旅情路
文章主要写作者军旅生涯不同的感情经历,曾经作为一名军人,有彷徨、有无助、有落泪,经历了同学情、战友情、兄弟情的磨炼,还有着抛弃与被抛弃的磨难,文章情节细致,如同回忆录。此文章出现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纵夜熏陶
罚魏
罚魏
周坦,一介田兵,开渠凿河,种田蓄锐。于司马侵蚀曹魏的风雨之际,蜀、吴迭代青黄不接之时,他,兵起淮南,以涓涓细流之身,闯入时代的骇浪之中。----复古慢热种田文,期待支持。
闽南愚客
在下风折柳
在下风折柳
固执的老臣,软弱的君王……老臣偏要完成先帝嘱托以扶持太子坐位天下。这里钦符国,有一黑发少年人在雪天来至此。总有心里侠义之士。“所以欲谋反,我为王。”
书上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