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草原,又是一年朔风南下的季节,草黄叶枯之时白天也变短了,今年的天冷得格外早。
就在某个秋末的早晨,来自安州的士兵带来了皇帝的诏书和部下的密信。此时此刻,李淄坐急招各个亲信于帐中。
“头人,这是我们回归晋阳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信中所言,贼兵已至涌关,恐怕现在景阳已经不保了,出兵勤王对我们来说是命令,更是绝对的机会啊。”李在元说道。
“是啊,皇帝的诏书已到晋阳,点名让头人带兵勤王,现在晋阳各部首领、各郡将领、各族士兵急都等着主公去主持大局。”李在元的外甥石恒附和着说。
“我们现在讨论一下具体如何行动吧。”李淄坐说道。
“我的想法是,一边联络晋阳城内我们的人,一边联络周边,稳住北辽和晏州方面。”李在元说出自己的见解。
李在元和李淄坐其实想到了一块,某种程度上讲,李淄坐时常觉得李在元更像年轻时候的自己,虽然他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但带兵打仗有勇有谋,这一点还真要比李继存放心得多。
“众将听令,近日以来,我已经收到十余封各路将领的密信,希望让我们回去主持大局,所以我想让在元石恒率领精兵化妆潜入晋阳,联络各方力量,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夺回晋阳的控制权,”李淄坐接着说,“联络各州我亲自去,确保这个时候我们外部稳定,令邹德海率轻骑兵赶往潞阳,控制住进入关州的咽喉,防止匪寇北上进入我河东。李济科负责护送我们同行的妇女孩童和各种物资,沿来路缓慢向晋阳进发。各部立即行动。”
李淄坐还单独嘱咐李在元不要伤害他的弟弟李淄信,沙坨人最讲究一个兄弟情深了。
就在各将分别从李淄坐这领了任务回营准备之时,耶律楚和再次找上门来。在李淄坐一干人来此驻扎的数个月时间里,他们相处还算融洽,耶律楚和一直想拉近和李淄坐的距离,只是他也感觉这伙沙陀人对他还是心存戒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