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这首歌里,每一句歌词,都是黄沾的心声;
每一句心声,也都深深的触动着林嘉竣。
所谓香江四大才子,林嘉竣唯一敬重者,唯黄沾而已。
诚然,经过半年时间;
因为对香江眼下这个时代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林嘉竣现在对四大才子中金镛的观感,也有所改变。
金镛这两年一直在给《基本法》出力,在立场上,他并无太大的不妥。
林嘉竣现在已经改变了一些对金镛的看法,不过金镛在他心里的地位,依然远无法跟黄沾相比。
金镛对华语文化的最大贡献,是让武侠文化风靡华人世界;
他的笔下,也有出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等振聋发聩的语句。
客观一点说,对华语文化的影响以及贡献,金镛是比黄沾大的。
但是个人观感这种东西,跟客观事实不一定对等;
很多时候,林嘉竣也会比较自我。
而且林嘉竣认为,金镛骨子里的格局,远没有黄沾格局大,更没有黄沾的真性情。
在前世,黄沾的晚年过得并不算好,林嘉竣,将会改变这一切。
说到金镛,顺便需提一下明报,明报出版社那边,马上要将《鬼吹灯》第五卷结集出版。
到时候,《凤凰日报》那边就可以再得一笔发展资金。
林嘉竣对《凤凰日报》定下的道路是稳打稳扎,不急功近利;
鬼吹灯小说出版的后续版费收入,他都会优先用在凤凰日报那边。
总而言之,哪怕是金镛能给林嘉竣带来更多的利益;
但是在香江四大才子中,林嘉竣依然只站黄沾一个人。
在林嘉竣的计划中,以后他与黄沾合作的机会还会有很多。
“沾叔,我这边忙着,张国嵘在那边,你先去找他。”
和黄沾,林嘉竣也从不客气;
正因为林嘉竣从一开始就不把黄沾当外人的态度,让黄沾对林嘉竣的好感也大幅提升。
所以自两人第一次结交后,关系一直不错,称得上忘年之交。
黄沾和张国嵘关系也是极好,他听了也不客气,和林嘉竣打了个招呼后,直接跑到了张国嵘那边。
又等了一会,当林嘉竣以为再没有人来的时候。
门外忽然走过来两个让他意外的人:徐客和吴雨森。
“林导演,久仰大名,今天我们正好在半岛这边,听说贵公司在这边举行宴会,冒昧打扰了。”
徐客和吴雨森对林嘉竣十分客气。
自《星岛日报》刊登过林嘉竣的侧颜照片后,圈内有心人早已把林嘉竣的样子记在心上。
所以徐吴二人一眼就认出林嘉竣来。
“徐导和吴导客气了,来者是客,请里面就座。”
两人听了这话,却没有挪动脚步,吴雨森突然开口问道:
“林导演,有个问题我一直想请教你,不知道,你在《英雄本色》中的子弹时间镜头是怎么做到的呢?”
看起来,这个问题在吴雨森心里已经憋了很久,即便现在这样的举动很唐突,他也还是问了出口。
林嘉竣笑了笑,也不介意,说道:
“吴导演,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眼下我倒不方便细说。”
“这样吧,我公司旗下有个特效团队,他们手上掌握着子弹时间的制作方法,如果你下部电影有需要,我可以给你安排试试。”
“好好,谢谢林导演。”
吴雨森大喜过望,他还真的有这个想法,想在自己电影中搞一个这样的镜头。
原本吴雨森过来,只是碰碰运气,他以为林嘉竣对子弹时间的技术会保密的。
没想到一开口,林嘉竣居然还说能直接给他安排一个特效团队。
实在太出乎他意料,吴雨森心下也不由暗暗佩服对方的大气。
双方又交流了几句,徐客和吴雨森便走进了宴会厅里。
徐吴二人和自己认识的几个朋友打过招呼后,在现场没坐够两分钟就离开了。
他们的真正目的已经达到,眼下是别人的主场,自不会久留。
不过,林嘉竣也没空管他们。
因为,不请自来的客人,并不止徐客和吴雨森两个。
同样不请自来的,还有洪金保和程龙。
PS:《我的中国心》歌词,因是免费章节,这里特意分享一下,仅此一次,以后不会有类似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