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诡异实录

第216章 掌控全局

第216章 掌控全局

唐鹤德开导了一番江小楼。

江小楼心中的忿忿不平,看此时他的神色,属于他的小怨气好像是消了不少。

但,江小楼心中还是有些小怨气。

“干爹,我现在冷静了,没错,小罗同志刚才虽然摆我们一道,但他的表现并不像王镇远白丰他们。可是,为什么两尊金佛出宝,你还要给他们加一成分成呢?”

唐鹤德倒是悠闲自若,淡然一笑,道:“能够理解,能够回转,不愧是我的乖儿子。至于为什么我突然向他们告之会多加一成,当然也是有原因,时机未到,到时你就知道了!好了,这件事过去了,不要再计较,不要再想了,干爹总之是绝对不会让自己人吃亏的!”

高深莫测。

他的确配得上这四个字。

能够暗中事先让唐凝嫣暗中与方龙联系,最后,让方龙闪亮登场,化险为夷。

面对着这个小老头,在我个人看来,他的身上真的裹着一层神秘之纱,越是想要了解,这层纱反而会越裹越紧。

吴宇锃道:“唐老,两尊金佛,我们现在可以请出去了吧。”

“不对不对!”

“有问题!”

“唐叔,这个地方如此的特殊,凝嫣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解呢!”

我不是突然犯病,但同时阻止了熊刚,吴宇飞他们搬动两尊金佛。

视线锁定唐鹤德。

他还是一副悠然自得,靠着千佛墙盘腿坐着。

“唐叔,我也要解!”

唐鹤德向吴宇飞几人示意,暂时不动金佛,旋即道:“臭小子,你抓到机会就欺负我,我的确是不想当时告诉你答案,可你太坏了,又拐弯抹角让凝嫣来套我的话。我大人有大量,我不计较了。”

我想驳他两句,但忍住了。

唐鹤德道:“四目鬼王,四凶四象,地龙穴,以及现在我们身处的千佛室。当我渡过墓道,来到千佛室,我就已经知道这里藏着的玄机。四凶四象阵,是亦死亦生,杀生佛的鬼撞墙,是死,后面有佛陀讲经是生,也是亦死亦生。两条左右斜式笔直开的甬道,一个是杀生佛,一个是真佛,也是亦杀亦生。”

我不解,同时质疑他,道:“唐叔,你可是道法高深,经验老道,但你可不要事后诸葛亮。”

“小陈,你个坏小子,唉,算了,现在和你争辩没意思。我就坦白的告诉你们,这里占的是地龙穴,同时又占九之极数。道家九为上,佛家也为九。墓道是很长,我之所以肯定九十九米,那是因为,凝嫣摸到了九处杀生的机关,同时亦证明有九处生。”

“然后,现在我们身边是千佛。”

“而我之所以再肯定两条斜式笔直开道的甬道是九米,那是因为,也要占一个九数,多一数都不行。”

“还有,现在你们自己看,千佛室头上是圆形的。这叫天圆地方。而要配合这个格局,那么,必然前面两条左右甬道也会出现杀和生。你们自己也看到了,一尊杀生佛和一尊王佛。”

“说白了,这里布的局,就是九生九死,九灾九劫,九九归真!”

好像我懂了。

但好像,我又听在云里雾中。

不过,我是真的佩服,唐鹤德他是真的懂得多。

我说道:“这么一听,好像没有必要知道这一切。不过,现在有实物为准,最起码有两尊金佛就在眼前。所以,各位老大哥,时间真的不早了,我们现在就请金佛,然后马上撤人。”

唐鹤德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明明坐在我的对面,竟然起身,然后走到我的面前,垫起脚,并给了我一个爆栗。

“唐叔,我整死你和玩似的,一拳一掌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人们彷徨,人们失措,总有人能鸿运齐天,总有人是天命之子,但这里只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花幽丶山月
深蓝寻踪
深蓝寻踪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手心里的光
长于潮汐将死之夜
长于潮汐将死之夜
人能观测世界的方法太有限了,只通过看、听、触碰等等方式,谁又能保证自己观测的世界一定完整呢?李沧蓝见到过一些失明的人,他们天生比其他人少一种观测世界的方法。比起其他人的怜悯,他却想到了自己,有人天生少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那么会不会有人天生比其他人多一种呢?想到这儿,回想起小时候的那段荒诞经历,李沧蓝呼吸有些凝滞。他不愿意相信现实是不完整的‘虚假’,但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所看见的是真实。一直浑浑噩噩的,
灼灼之
颤栗之眼
颤栗之眼
那一天!这个世界的太阳被一颗巨大眼眸取代!各种黑暗生物也出现在世界的各个区域,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疯狂的发展科技,世界也因此迎来了新的纪元。肉身苦弱,机械飞升!基因改造,异变成神!这个世界人类选择的道路,究竟是对是错?只有永远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评判!而对于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界的唐恒,他只想好好活着!
目真人
板凳儿奇案录
板凳儿奇案录
北宋年间,历两朝三代的赫赫将门呼延家四公子得了个不足月的早产儿,还是在孕母起身时直接滑落在四方椅上,他自出生稳婆便不止一次唉声叹气地暗示其祖父老呼延“此子恐难有龟龄之寿”。老呼延育有四子,个个虎背熊腰,志学之年便跟随他征战沙场,四子十一个孙儿也都壮硕得小牛犊一般,偏偏这个小十二孱弱得让人心疼,老呼延便给这个“板凳儿”起名呼延略,养在自己屋内,与老妻一起悉心照料。聪慧过人的呼延略七岁时善于洞察细节的
一蓑烟雨两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