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母嚷道:“你家一个女孩子,要给她准备什么房啊!她反正都要嫁到男方家里去的,这房子还能当她的陪嫁品、白送给男方不成?”
“你们明知道我们一直在为凡凡的婚事操心,因为我们在市里买不起房子,给凡凡说的好几门亲事都没成,你们还故意在我家面前说你们给悠悠买了房子,这和杀人诛心有什么区别!”
“你家在市里买不起房子和我们给悠悠买了房子,有什么关系。”史母听不明白。
二伯母的情绪越发的激动了些:“当然有关系了!悠悠要是用不上这个房子了,你们可以把房子便宜地卖给我们啊!我家凡凡有了房子,就能很快的找到媳妇了啊!”
史母这下听明白了,无语至极。
早些年,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家家都只想要儿子,发现怀的是女儿后,就会直接流掉了。
现在到了适婚年龄,大家才发现,村里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了。
有些优秀的女孩子读书读出去了,多半不会回村里找对象了。而那些读书没读出去的女孩,因为男女比例的失调,则成了香饽饽,会面对一个女孩会有几十家男孩来上门说亲的情况。
选择的余地多了,女孩家的要求自然也高了。除了要求彩礼外,有的女孩子会要求在市区里有房,并且房子还必须写上女方的名字。
凡凡性格老实,大众长相,大众身高,不太会和女孩子相处,哄女孩子开心。
他家里没钱,他自己又没多大本事。虽然早早的出去打工了,但因为喜欢打牌,没攒到多少钱,彩礼拿不出几个钱,市里的房子更买不起。
硬件条件、软件条件都不行,因此直到现在说了好几个女孩,没一个成的。
凡凡父母把他说不到媳妇的原因归结为了他家没钱没房,他们才会把主意打到了史悠她家那套新房上。
史悠家原先在市里就有一套老房子了,现在又买了一套,她家又没有儿子,史悠早晚得出嫁成别人家的媳妇,她家哪需要两套房啊。
二伯母向亲戚们偷偷打听了一番,得知史悠家的新房一共一百三十来平,花了快近一百万。这套房子是史父史母专门买给史悠的,说是以后史悠在婆家受欺负了,她还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小窝可以回。
二伯母当时心里就想:这么大的房子,给她家凡凡娶媳妇用正好。
就是一百万好贵啊,他们家顶多只能拿出来二十万。
二伯母自此惦记上了史悠家的新房,整夜整夜地睡不好。
光靠他们自己在市里买房给凡凡娶媳妇,那凡凡这辈子都娶不上媳妇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史悠家的新房弄到手,反正史悠家又不需要两套房。
但史父史母根本不打算卖那套房子,更不会以二十万的价格卖给他们了。
二伯母突然想到了一个法子:如果悠悠死了,用不上这个房子了,她父母看到这个房子就会睹物思人、伤心难过,她就可以趁机让史父史母低价卖给他们了。毕竟死过人的房子也不好卖啊!
二伯母把她的想法和二伯父说了。
二伯父一开始是犹豫的,但是一想到凡凡都二十三四岁了,还没说到媳妇,就心急了。也许在市里有了房子,他们很快就能和凡凡说到媳妇了。
于是,二伯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