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军火之王

第51章 爱国者

“当然,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正人君子的故事早已名扬海外。”

听到周正说出这话,安格雷少校的眼中显而易见地闪过一丝惊喜,随即便继续说道。

“安德罗上校不是桑卡拉,也不应该把二者的身影重叠在一起,这我知道。”

“但我时常会想我起初当兵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同室操戈向我的同胞们痛下杀手吗?不是,至少一开始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也经常会想,如果我的家乡也能变得富饶,如果孩子们不再像我的童年那样忍饥挨饿,不再像我一样在走出课堂的下一秒就被掳走当童兵,能够和世界上很多正常的孩子一样过应有的童年,那该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单靠我自己做不到这样的事,我很清楚。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只能按照别人的意志遵从命令行事,活的就像是一台血肉般的战争机器。”

“但安德罗上校不同,我在上校身上看到了将梦想化作现实的可能。”

“尽管我们的祖国还很糟,生灵涂炭、饥荒肆虐,甚至没有几间可供孩子们安心读书的教室。但上校他并没有因此而退却,更没有这些困难就不作为,他依然在尽他所能想把一切做到最好。”

“是上校给了我一个方向和目标,我知道这听起来还很遥远。但如果我能把我的家乡、祖国,我所生存的这片土地建设得更好,我想这远比把枪口对准昔日战友和同胞更有意义。”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虽然周正早已能料到回答大抵会是如此。

但老实说自己的猜测推断,到底和从人家嘴里亲口说出是有差别的。

周正在刚接触后不久,就了解到了安德罗有这方面的志向。

他是个不甘于碌碌无为的理想主义者,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的家乡与祖国,也能变得如非洲大地之外的许多国家一样美丽富饶,并甘愿为此身先士卒、付诸行动。

为此,他甚至心甘情愿地背上了叛徒的骂名,和相处十几年的战友反目成仇。

事实正如安格雷少校所言那般。

安德罗不是桑卡拉,把二者的身影完全重叠在一起并不恰当。

只不过安德罗在许多地方,和桑卡拉有着相似的共同点。都有着对建设故乡和祖国的理想追求,并甘愿为之努力奋斗。

不论那在外人眼里、在世俗眼光看来有多可笑,有多么不切实际与自不量力,也依旧不言放弃并继续前进。

而这也正是安德罗被打上了“失败者”的标签,沦落回老家失势之后,依然还有这么多人愿意追随并支持他的原因,周正现在终于确信地理解了这点。

理想主义者从不缺乏同志,愿意为那崇高理想而身先士卒、砥砺奋斗者的身边,更是不缺乏战友。

安德罗的未来会走向何方,等待着他的会是如桑卡拉那般的凄惨落幕,还是说终能实现理想。

周正并不知道。

但周正确信自己会和安德罗站在一起,至少眼下还有可以预见到的将来一段时间都会如此。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血战之大明风云
血战之大明风云
明末刀光剑影,江山山雨欲来风满楼,天下谁是英雄。锦衣侠侣,为国为民。
水龙散人
三国之水浒点将
三国之水浒点将
在三国世界召唤水浒群雄,与曹、刘、孙决一死战!什么世族豪强,什么边郡武人;什么关东关西,什么今文古文……乃公一概不懂,乃公只想——干翻这个操蛋的世界!屠尽天下百万兵,看破千年仁义名;九州纵横十万里,三世叛逆任我行。
玄嚣郎
军旅情路
军旅情路
文章主要写作者军旅生涯不同的感情经历,曾经作为一名军人,有彷徨、有无助、有落泪,经历了同学情、战友情、兄弟情的磨炼,还有着抛弃与被抛弃的磨难,文章情节细致,如同回忆录。此文章出现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纵夜熏陶
罚魏
罚魏
周坦,一介田兵,开渠凿河,种田蓄锐。于司马侵蚀曹魏的风雨之际,蜀、吴迭代青黄不接之时,他,兵起淮南,以涓涓细流之身,闯入时代的骇浪之中。----复古慢热种田文,期待支持。
闽南愚客
在下风折柳
在下风折柳
固执的老臣,软弱的君王……老臣偏要完成先帝嘱托以扶持太子坐位天下。这里钦符国,有一黑发少年人在雪天来至此。总有心里侠义之士。“所以欲谋反,我为王。”
书上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