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特色
猴子山,因为山的侧面远远望去看起来像一只猴子的脸而得名。
山上有水穿过树林、怪石砸落至下方,形成一道微型的瀑布。瀑布下方的小谭水满后涌出,顺着修建好的河道一路蜿蜒,同明显是刚刚铺好不久的车道一通延伸向未知的远方。
河岸两边无数两三层的吊楼式建筑林立,有的门口挂着‘酒’字的旗帜,有的立着‘王三哥小农庄’之类的牌子,颇有种古代客家酒楼的感觉。
节目组的几辆商务车在穿着工作服的大爷的指引下,依次在岸边的停车位里停靠。
“这边环境不错,好多市里的周六日都带孩子来这里玩”,钱莱下车后就开始给王泉介绍,同时摆了摆手回绝了前方揽客的几位大姨。
临近正午,看着空中挂着的太阳比较大,王泉从包里掏出了帽子给小鱼带上,“这些是开发的吗?”
“据说是当地几个村联合整的,这几排房子就算是商铺,后面还有采摘园,能吃能玩的”。
顺着钱莱的手指向前望去,可以从房与房之间的间隙看到后面隐约露出的一些庄稼地和大棚,有衣着光鲜的游客出入其间,算是过了把丰收的瘾,也算是地地道道的农家乐了。
“这地真不赖,看着环境就好”。
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创意,居然在河中放了一组水泵设备将清澈的河水加压送上半空,半白色的水柱在空中好似烟花一般散开,化作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落下,好似雾状的水汽打在身上既不会淋透游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驱赶掉附近的热气。
王小鱼第一次见到这种人工喷泉似的东西,一时间有些兴奋的要往河边跑去,被眼疾手快的王泉一把拉住。
虽然河水看着不深,但还是有一定的危险隐患,王泉牵着女儿的手不敢让她在四处乱跑,“我们在岸边看看就好了,离近了会被弄湿衣服的”。
“前面有专门给小孩子玩水的地方,还可以捞小鱼、小乌龟之类的,一会可以带她去玩”,钱莱转身同样叮嘱了儿子一句,让他不要自己瞎跑。
“她们应该都到了,咱先去吃饭吧”,他指了指停在不远处的一辆白色大G同王泉说道,“我跟你说,他们这边不光环境不错,吃的也都挺好”。
跟着钱莱的脚步,一行人穿过一座白石拱桥来到了河对岸的一处饭庄。
“盛福农庄”,钱嘉豪蹦跳着走到了最前面,读出了门口招牌上的几个字。
王泉四下看了几眼,同样是仿古风格的三层小楼建筑,每层靠河岸的位置都没有建墙,靠着三根刷着木纹漆的柱子支撑给前来吃饭的游客提供了很好的观景视野。
因为是开放式的设计,所以楼内都没有装空调,可以看到每层的顶子上都吊着几台风扇,正在呜呜的转着给食客们送上凉风。
在楼对面的河岸边种有一排垂柳,树与树的空档间也摆了五六张桌子,江怡和周慧仪两人正坐在其中一处。
两位气质迥异但样貌都十分出众的美女落座,引得无数行人纷纷侧目,就连这家店的生意都在无形间好了许多。
“这边!”
江怡发现了王泉一行人高喊了一声,背对着的周慧仪也转过了头,对着他们摆了摆手。
在无数人羡慕或是遗憾的眼神中,王泉和钱莱带着孩子落座,同时给所有的工作人员在旁边开了一桌。
“点了吗?”
钱莱看了眼桌子上的简易菜单,见周慧仪摇头后招呼了下饭庄的老板,“老板,点菜!”
这个饭庄应该是一大家子开的,拿了个小本子过来点菜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姑娘,身后跟这个大姨拿了几套一次性餐具和筷子,其他桌子附近有老头、小孩在帮着端菜、收拾盘子。
“有啥特色?要点了就能端上来吃的”,钱莱有些饿了,想着先要些东西垫垫。
虽然是在农家饭庄,但这点菜的姑娘却说着一口普通话,“有咱农村大铁锅炖好的排骨,还闷了豆角和地蛋子,要不要来点哥?”
“行,整份吧”,钱莱在问过分量后又指了指隔壁桌上的炖鸡,“再来个辣子鸡,要跑山鸡啊,多放辣椒”。
说完又和王泉、江怡解释了一句,“他们这边的鸡都是在后山上散养的,肉比较紧实不柴,跟这边的鱼一块算两大特色”。
特色菜好吃归好吃,但价格都不便宜,农家乐的饭店赚钱还就靠着特色菜赚钱。
“鱼也来条吧哥,今个刚从水库抓的大鲤子鱼,我们都是现杀现做的,保证绝对鲜活”,这姑娘虽然年龄不大,但显然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了,听着钱莱对吃很讲究就卖力的推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