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警察面露犹豫,摇了摇头:“这……抱歉,不能说。”
董倩不解:“为何?”
张书青也眼巴巴的看着。
警察多解释了一句:“是举报人的要求,再者,我们也怕举报人身份暴露有危险。”
两人恍然大悟。
董倩忙摆手:“那我不问了。”
张书青附和。
一旁,余敏暗暗的松了一口气,不问就好,不问就好。
……
警察带人回警察局。
余敏骑着自行车,载着董倩母女。
折腾了一夜。
天色泛白,她才从警局离开,返回柏家坪大队。
案子差不多了解了。
连夜审讯,挨个分开,这些人没有顶住,已经纷纷开口了。
董倩情绪也平复下来。
宝珠平安无事,她彻底放下心来。
……
6号。
稀松平常。
余敏满课,一到学校便开始了紧张的教学工作。
时间飞逝。
一眨眼,就到了晚上。
这些日子惦记着董倩的事情,她一直没怎么睡好。
昨天又是一夜未眠,因此,当晚睡得很早。
她做了一个梦。
主角是董倩。
与此同时。
洪家坝大队,董倩家。
她也做了一个梦。
梦里,自己在女儿满月那天丢了孩子,她痛苦万分,疯了一样到处找人,一无所获。
也是张书青疏忽,她因此也怨恨上了他,再也不肯给他好脸色。
她不放弃。
一年、两年、高考恢复、知青回城、改革开放……她固执的留在洪家坝大队,走遍了十里八乡,想要找到一点儿关于孩子下落的线索。
足足熬了18年。
一个惊动全国的拐卖人口案相关人员落马,犯罪地址,正是在韶关县及其附近几个县城。
她得知消息,立马赶到警局。
洪保国和陈玲玲被逮捕归案,她心里一道惊雷,一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那2人也不再隐瞒,告诉了她女儿在哪儿。
早就死了。
她的宝珠被人买下溺死,配了阴婚,死在了不满2个月。
或许,就死在满月当日。
真相大白了。
董倩却无法接受这个真相。
她一口血喷出,被人送去医院,已经是油尽灯枯。
张书青瞬间老了20岁。
这18年,他没有一日好受,日日都在后悔,后悔为什么让女儿离开了视线。
如今,连妻子也要离他而去了。
他生了死志。
紧随其后,查出了胃癌。
他瞒住了董倩,送走她,自己也倒下了。
“不!!!”
董倩猛地睁开眼,从床上弹起来,失声惊呼。
张书青被惊动。
睁开眼,就看到董倩满头大汗,一脸惊恐害怕,心里一疼,连忙抱了抱她安抚的拍着她的后背,柔声道:“做噩梦了?别怕,宝珠好好的在呢。”
董倩把熟睡的女儿紧紧抱在怀里,深深地看着他,一字一句道:“咱们一家人再也不分开。”
张书青重重点头:“嗯,不分开。”
一家三口依偎在一起。
董倩低头看着孩子,想着那个梦,心里一疼。
不知为何,她觉得这个梦很真实,仿佛真的发生过一样。
她设想了一下,要是宝珠没有幸运的被警察救下,她或许真的会和梦里一般。
想到这里。
她一阵庆幸和后怕。
还好,警察及时赶到。
不对,要感谢那个举报人,要不是那人及时举报,她的宝珠就要配阴婚了。
可惜。
不知道恩人姓名。
但是,她会一辈子铭记于心,时时为恩人上香祈福的。
……
柏家坪大队知青点。
余敏也缓缓睁开了眼,她双眼复杂,许久,吐出了一口浊气,喃喃自语:“还好,我及时举报。”
“陈玲玲夫妇真是猪狗不如,居然把人卖给了配冥婚的。”
“宝珠,才一个月大呀?”
“他们怎么忍心!”
7号。
下午上完,学校放秋收假。
今年,老师不再强制下地了,余敏乐得如此。
8号一早。
她去了大夏王朝。
这几日,也是大夏王朝收获的日子,他们种的大部分是自己提供的红薯、玉米和土豆,因此她很上心。
她去地里看了,这边的土地没有自己那边肥沃,他们也没有沤肥的手段,再加上连年的天灾,没有精力和物资去做这些。
但是,这3种作物,也比他们自己种的粟米那些好。
她是见识到了大夏王朝的天灾,已经7月了,天空就没下一滴雨。
要不是每年冬天大雪封山,王家村的人怕是早就因为缺水而渴死了。
她很好奇,能有多少收成。
下了山。
直奔宋芸娘家里。
王杰正在院子里喂鸡,看到她,双眼大亮:“敏敏姐姐。”
喊完,他转头朝着屋内:“姐姐,娘亲,敏敏姐姐来了。”
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急匆匆出来。
王元娘亲昵的挽住她的手,将她往屋里拉:“敏敏姐姐,快进来。”
赵芸娘笑呵呵:“可用过了早膳?”
“用了。”
她点头,然后好奇问道:“我看你们这打扮,是要下地去?”
“嗯。”
赵芸娘笑意加深:“多亏了你给村里的红薯、玉米和土豆种子,我们前几日挖了几块地看了看,估计起码一亩地有500斤,原本应该再等半个月,可是心里害怕该死的蝗虫突袭,干脆早点儿收。”
余敏深以为然。
“是这个道理。”
她又问:“我能和你们一起下地看看不?”
赵芸娘想也不想就答应:“当然可以。”
今天是万里无云,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余敏抬头看天,心里暗暗道:蝗灾?是什么样子?
……
一路往地里走,王家村的男女老少看着她,都主动打招呼:
“余姑娘。”
“恩人。”
“余姑娘,早安。”
“……”
他们眼里或者感激、或者激动、或者崇拜、或者尊敬……
余敏也纷纷回应。
“钱奶奶。”
“刘大娘。”
“徐娘子。”
“……”
如今,王家村的土地实行的是集体制,不分你的我的。
所有的粮食收起来,都放在村长家里,每天按照人头分。
没人反对。
可见,王长生在村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