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阁前有个穿补丁衣服带头巾的小姑娘,在发寻人的告示,接告示没人给5文钱。”
“对,对,说是若是能提供要找的人的准确线索,还能再领20文钱呢。”
“不止,如果能帮忙找到人,说是还有重谢。”
百姓奔走相告,程小寒乐得更多的人知道自己。
她站在西城阁前的高台上,地上放着厚厚的寻人启事,双手提着钱串子。
所有上前来的人,领一张,发5文钱。
“麻烦叔叔婶子哥哥姐姐们,如果看见画像上的人,或者知道他们在何处的,请到这个地址来找我,必有重谢。”
她指了指自己胸前的牌子,上面写着新家所在的街巷。
“小姑娘,这告示是找城里哪家先生写的?怎么写的画的张张都能一模一样,墨痕还如此规整。”
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拿着寻人启事看了半晌,把手里的A4纸翻过来覆过去研究。
“纸张也很奇特,比宣纸更厚,更耐用的样子,小姑娘……”
“哥哥,如果你见到画上的人,或是想起在哪儿见过,麻烦到这里来找我。”
程小寒打断他,递上5文钱,示意他拿了告示就让开,别妨碍后面排队领钱和告示的人。
她不能解释,也没法解释,说了对方也不懂。
时代不同,有科技代沟。
呆头呆脑的书生刚退到一旁,后面的人立刻补上……
只过了半日,寻人启事便全部发完,掏出去的铜板,加起来至少有几十两银子。
她这种散财童子式的寻人方式,看起来离谱,却顶用。
因为这是最快能将消息散播出去的办法。
经过这一天,城里至少有一小半的百姓得知,西城阁前有个用布蒙脸的小姑娘,在找两个叫程惊蛰和廖南弦的临北人。
只要能找到大哥和廖南弦,她才不心疼银子,有价值千亿的空间,她不怕当散财童子。
程小寒发完寻人启事后,又在城里转了转,继续熟悉定州府的地形。
傍晚时分才哼着小曲往家走。
回到贫民聚集的城南,街道小巷都变得狭窄。
想到家里人肯定忙活了一天,连口热饭都难吃上,她去巷口卖菜的小摊,打算买点菜。
“只有这些吗?”
程小寒看着摊子上的菜,野菜,野菜,各种野菜,唯一像种的就是几根萝卜和大白菜。
卖菜的大妈一脸苦相却质朴的笑笑:“丫头,咱们城南的百姓,每天不就这些菜嘛。”
见大妈看稀奇似的看自己,程小寒立刻闭嘴。
言多必失,她忘了,不论哪朝哪代,底层人民永远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吃饭也只是为了活着。
“我拿一捆荠荠菜,两个萝卜吧。”
不等大妈帮她挑菜,程小寒拿起一捆荠荠菜和两根萝卜,丢下十几个铜板扭头就跑。
身后是大妈急火火地叫声:“丫头,要不了这么多……”
一路跑到家门口,正巧家里人送修房的工匠出来。
柳明霞和程小满看见她,指着她手里的东西一脸惊讶。
“呦,哪来的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