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末世后的水和土壤中都含有毒素。
若不慎摄入这种毒素,除净化异能者外,其他类别的异能者等级再高,也只是拖延毒发时间。
普通人若是被这种毒素感染,则是会当场没命。
末世的沙尘暴刮得那是沙和土吗?那是毒!
因此,每当沙尘暴来临,净化异能者绝对会变成所有人心中的香饽饽和救世主。
没人指望让他们救中毒的人,只期望他们能净化掉一片空间内被吹入的沙土中的毒素,让他们能放心地自由呼吸,也能让伤者安心养伤。
这些就是一年多以后的事情了,贺晚灯没再往后想,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回眼前。
白色的冰雪世界中,很多拥有厚实皮毛的异能动物结伴在雪中打滚。
皮毛不够保暖的异能动物则是整个族群聚集在一起,躲在避风的地方。
它们像企鹅抱团孵蛋般围成一个实心圆,幼年体待在圆的正中心,中老年体围在他们外面,每隔一段时间,中层圈和外圈的动物就交换一下位置。
这种做法显然是保暖有余而安全不足,飞行类的捕食者完全可以在不惊动成年体的情况下偷掠走一两只幼兽。
人类在发现它们这种取暖方式后,更是组团来打团战,只要准备的够充分,就能把一个族群整锅端。
至于更不抗冻的异能动物?
它们不是会冬眠,就是追着酸雨圈跑去了。
那些完全不抗冻的则分两种,一种是被御兽师契约了,有人类想办法给取暖,另一种就是硬抗,抗不过就死。
也因此,有不少种类的动物在小冰河后再未出现过。
异植和异能动物的处境相差不多,还不像它们可以抱团取暖。
但异植可以带着晶核扎根到很深的地下,它们在必要时会舍弃枝叶,待到春暖花开时,若根部和晶核没被变异昆虫吃掉,就能再次回归地面。
这是有晶核的异植,贺晚灯想起灰菇娘、采夏这些精神系异植。
后者比前者多了可以自由活动、改变大小、伪装外形的能力,它们能平安度过小冰河时期的办法只会更多且更安全。
再说变异昆虫,这种变异体也分两类。
一类可以深入地下躲避严寒,它们在地面上的捕食速度会随着小冰河时间的增加被动加速,越来越快准狠;
另一类只能待在浅层土地中,被动进化出抗寒性,进化失败的则都死了。
贺晚灯想到这里时,忽然想到日记中小天使契约的那只虎鲨。
鱼类,那才是末世宠儿。
它们不怕水里的毒;
下酸雨时,它们只要躲在酸雨含量少的水中就能保证安全;
小冰河时期,它们躲在厚厚的冰层下,除了有点缺氧也没旁的毛病;
旱季降临后,浅水区的鱼更是机灵地早早转移到深水区,只有无法换地方的鱼才会在末世里死一死。
最关键的是,除了大鱼吃小鱼,再没其他动物敢吃它们,包括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