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户侯

七十七章 陈垚的放肆

第78章 陈垚的放肆

陈垚这话很大,不仅大胆而且让人觉的是说大话,谁敢说现实中还存在三不朽之人呀,这可是儒家的至高追求境界。

王阳明现在的确做到三不朽中的两项,立言和立功,但立德那是身后让人评价的,活着的人没有资格。

所谓盖棺定论,只有死了才能确定你一生有没有干坏事,活着的人还是有机会干坏事的。

谁都不敢保证自己将来会不会干坏事,因为人性是善变的,还会被环境、境遇等外部因素影响。

多少人原本善良,但在生活的磨难中成为恶魔,更多的是绝大部分的人因为生活,变成自己当初讨厌的嘴脸。

因此陈垚这话是不应当说的,也是没理性的,但他就是说了,因为他太了解历史上的王阳明,这就不是一个能被外部因素影响的人。

秉承着儒家一以贯之的精神,王阳明活出了自我,一生不去标榜自己道德,偏偏一生践行道德标准活着。

他的一生可谓是多灾多难,又是那么的波澜壮阔,但一生不变的是他自己的精神《致良知》。

一个人一辈子都在拷问自己的良知,践行知行合一理论的人,怎么可能会变成坏人呢。

有崇高理想的人或许会变坏,但一个专注于追求崇高理想的人,是很难变坏的,因为他没心思去考虑其他的。

何况他这崇高理想恰恰是需要的道德约束的儒家思想,而不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法家思想。

不错,您没看错,儒家思想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这也是为何孔子处处碰壁的原因。

到了孟子,更是提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是不被统治者接受,孟子一书甚至一直被历代王朝统治者排斥。

董仲舒魔改了儒家理论,加入大量的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理论,才让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想法。

但一直到宋代,孟子都是科举考试排名最后的书籍,但也正是宋儒,重新挖掘了孟子的思想,光大的新儒学,也就是理学。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甚至把孟子的排位扔出孔庙,但后来为了拉朱熹给自己当祖宗,只好再次把孟子请进孔庙,因为程朱理学中,孟子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

朱熹的四书集注中,大学和中庸都只是礼记中的一篇,论语是孔子的言行记录,都不是明显的理论典籍,唯有孟子一书是成熟的理论典籍。

可见宋儒对孟子的偏爱,即便是被后人喷的体无完肤的程朱理学,也是把孟子高高的请上神坛。

这应该于宋代社会环境有关,宋朝力行宽松的政治氛围,从皇帝到民间都推崇言者无罪,百家争鸣的思想。

特别是北宋仁宗朝,那就是一个文人喷子的天堂,喷孔子的不会被治罪,喷皇帝的更不会被治罪,甚至蛊惑造反的人都被宽恕,上下五千年唯一的天堂,非仁宗朝莫属。

大名鼎鼎的苏辙,在考进士的时候,在试卷上写了道听途说的诽谤皇帝的事,连考官都怒了,仁宗却说言者无罪,还让他考上进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之大汉小福星
三国之大汉小福星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大汉小福星的眼睛里~
张二炮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争之世,百家争鸣,宗门林立,诸国争雄。赵钰穿越而来,成为大楚旁支宗室。幼帝新丧,朝堂之上,太后与权臣斗法,他被权臣立为新帝。于此之际,大楚庙堂失衡,江湖乱序。内,有权臣掌控朝堂,意图谋朝篡位;外,有敌国陈兵边境,虎视眈眈。赵钰激活系统,将华夏古代名臣良将召到此界。于是,那些闪耀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的名臣良将、才子佳人、兵法政略、奇观科技,尽数化为一张张卡牌,成为这位大楚新帝的助力。君卡【宋武帝——
奋斗的熊崽
唐:乞丐开局怎么活
唐:乞丐开局怎么活
唐之盛,千言万语道不尽,有唐以来,各种荣耀接踵而至,可就在这种盛世,本应该由大唐万民共享辉煌,却还是如往常,如蝼蚁般在黄土烈阳下艰难存活。这不是我想要的盛世,我心中的盛世,应该如新世纪一般,老有可依,幼有可靠,百姓不为吃食忧愁,不为活着辛勤劳作,更不为了如蝼蚁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我将在这盛世,与万民共享荣耀!
跟风之作
大明:第一都御史
大明:第一都御史
陈一是个怎样的人?百姓:“他是为民请命的好官。”百官:“听到他的名字夜不能寐。”皇帝:“听话,乖巧的好孩子。”……江湖各大门派骂骂咧咧的退出了群聊。谁特么在跟我说陈一是好人,我就杀了谁——某顶尖杀手的留言。
盼夏Mchen
多重人格的我,被始皇模拟了
多重人格的我,被始皇模拟了
始皇三十三年,穿越成为嬴政的第十子赢衡。本想做个逍遥王爷,悠闲度过一生,却没想到,分裂出六个神级人格。有坑杀四十万赵军的杀神白起,也有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岳元帅。有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也有老阴逼一样的司马懿。有被世人尊称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有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并且每一个都在鼓动你谋朝篡位!不过正当他以为自己牛逼大发的时候,却不知道……嬴政悄悄觉醒了模拟系统。模拟长子扶苏:废物
卿倾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