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之愿:康平盛世

第214章 大食灭国

徐子鹏率领的大军一到,直接就是用火炮先来了一轮,把大食国军队的前面防守措施直接打了个粉碎。

随后就是重骑兵的几轮冲锋,每次冲锋都能带着数百甚至上千大食国士兵的性命。

在用各种武器消耗掉了几万大食国士兵后,徐子鹏命令大军做短暂的休整。

然后休整期间,不断的派出轻骑兵进行骚扰,他喜欢上了这种游击队的打法。别看这种小股军队,每次骚扰也能杀不少敌军的士兵。

更重要的是对地方士气的打击,士气这玩意一旦没了,那么敌军的威力会大大的减少。

就这么骚扰了三日后,徐子鹏决定对敌军发动总攻。

老套路,还是火炮营先进行几轮密集的射击,然后就是抛石车抛射几轮炸弹和巨石。

大食军营里到处是残肢断体,血流成河,大食的将军们看着这些情况,却没有有效的反击手段,不由得憋闷非常。

可是他们又不敢轻易的撤退,一来大食皇帝下了旨意要严守,二来也没什么地方可以退,身后的城门紧闭,除非绕过这座城四散逃跑。

可是作为将军的尊严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他们只能不断的用士兵的命来抵抗大月朝凶狠的进攻。

有他们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徐子鹏的大军一时半刻也推进不了,三十万大军呢,就是站在那不动让你杀也得杀个几日吧。

徐子鹏也不着急,他知道在这边消灭的敌军越多,后面的进程就会越快,加上大后方又源源不断的武器运来。

他也就没有让大军直接全面进攻,还是想着先用武器再收割一些士兵再说。

直到第三日,大月朝的军队差不多带走了大食国十万大军的性命后,徐子鹏才下令发动了第一次的全面进攻。

各种铁皮战车都直接冲在了最前面,一路碾过去,打了整整一日,又消灭了对方十万大军军后,徐子鹏下鸣金收兵。

这次清点下来,大月朝这边也死了将近两万人,果然两军短刃相接的战斗,死伤人数就开始飙升。

而大食国这边,还剩下了将近十万人,徐子鹏不想再用两万人来换取,毕竟攻下大食后,后面几乎就不会有战争了。

能让更多的士兵存活下来看到盛世,也是徐子鹏的一个愿望。

所以接下来几日,徐子鹏又用了车轮战,火炮巨弩炸弹连番上场,直到把大食国的军队杀得只剩下五万不到的时候,才第二次发动了总攻。

这次进展非常迅速,大月国这边二十五万大军,对大食国这五万,可以说非常轻松的就把他们全歼了。

当然也有些人直接投降,变了俘虏,算下来有个四五千人。

对于这些俘虏,徐子鹏直接把他们编成了前锋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还是东方首辅给他说过的话。

他就是要把这些俘虏变成前锋炮灰,让他们反过来攻打自己的国家,不然还能怎么处理,难不成还得分出一部分兵力和粮食来看着他们不成?

于是乎,这批几千人的俘虏,就在进攻第三座城池的时候,踏踏实实的做了炮灰,不过死亡率还好,毕竟有火炮的辅助,打烂城墙和城门,并没有需要太多的人命去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穿越大秦,柳白一路直升大秦左丞相,开局坑杀叛乱降卒七千人。回到咸阳,当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弹劾这位丞相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启禀陛下,左丞相柳白,在懿文宫直接磕死了中车府令赵高!”“启禀陛下,锦衣卫带刀,将旧六国勋贵全砍了,然后定制了上好的棺木,说让它们回故土和老祖宗团圆,保持整整齐齐一家人!”“启禀陛下,左丞相柳白的门客,那个叫韩信的家伙....带着一千骑把匈奴王庭给偷了,冒顿单
不曾见秦时月
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
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
李昊穿越隋末,成为李渊私生子。当上了瓦岗寨的时候,他便立下誓言。曾经在李府受过的冷眼,他都要还回来!杨林:“一己之力,破我一字长蛇阵,此子之勇,古之项王亦不及。”宇文成都:“李贼,还我如意!”李世民:“李贼,还我无垢!”李元霸:“三哥你先站起来一下,咳咳,我先简单讲两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那一日的皇宫中,富有天下的李昊无奈的叹息道:“系统,我签到了天下所有强者的能力,还能有什么追求呢?”
幸福的爬爬虫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