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宇从自己的产出中抽调了两百万斤,按照稻种价格卖给了陆续其它县,县衙和个人都大赚了一笔。
今年刚分到地的难民们,看的直眼红,开荒种地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相信到了秋天,他们腰包也会跟原住民一样鼓起来。
春耕来临时,雨水比去年偏少,过年后两个月才下了一场雨。
幸好还有县西北的水库,和青远河,春耕还不至于受太大的影响。
今年青远县的种植,除了上等田种了水稻,还有冬小麦占用的地外,其它的地里都种了土豆和白叠子。
关州凌霄阁的叶盛,派人送来了一千斤白叠子种,同时也出了高价钱,雇佣了一个懂的种植的人,来青远县帮助种植一年。
“大人,城里的县史馆建好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汪县丞向正在书写计划的东方宇问道。
“噢?都布置好了?”
东方宇放下笔,兴冲冲的问。
“是的大人,于画师和杨画师这两年的画,大部分被选中,都已经挂在县史馆里了。”
“走,过去看看。”
来到县史馆,东方宇看到了一座两层的建筑,高度却有三层楼高。
两扇大门,也比普通的大门大上一倍有余,门上方的匾额,被红绸盖住了。
进入大门后,是一个非常敞亮的大厅,大厅中间,有个四周被玻璃封起来的石台。
石台上,是个大石雕刻成的土豆。
一楼四周墙上,挂满了各种画,从起始点的老县城城墙、县城原样、百姓的状态等等,一直过渡到两年来每个月的变化。
两位画师可真没有白拿这份俸禄,从城里到镇上,再到村里,地里,两年下来画了几百幅,能挂上墙的都是挑选后的。
二楼则是陈列了一些农具的改进过程,还有地里庄稼的变化图,可谓是把这几年青远县的改变,都呈列了出来。
“你们做的很不错,今后每年的改变,都要通过这种方式陈列出来,让后代子孙对青远的发展史,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东方宇开心的说。
“卑职领命,不知明日的开馆仪式,大人您是否参加?”
汪县丞知道东方宇不喜欢各种庆典,特意问了句。
果然不出他所料,东方宇说:
“开馆仪式我就不参加了,你带领县衙的相关同僚主持就可以。”
汪县丞:“好的,卑职知道了,定会办的热热闹闹的,让百姓们知道好日子来的不容易。”
东方宇:“嗯,交给你本官很放心,你看着筹办就是了。”
果然,汪县丞将第二日的开业活动,办的有声有色。
县城百姓们都习惯了,这两年中感觉如果隔一两个月没有什么开业活动,就不是青远县了。
春耕结束后,东方宇带人来到了水库的修建现场。
东北水库,修建在两个山谷中间,为了赶在雨季前完工,这次水库修建招募了一千多人,现在水库底已经清理了,营造队正在夯实水库大坝的地基。
“水库下游的泄洪通道,一定要整理好,绝不能对县城造成威胁。”
东方宇向陪在身边的总监工胡强说道。”
“大人请放心,卑职会按照您提供的大坝建造图纸,还有泄洪通道的布局,盯好他们的。”
胡强回答说。
“好,等验收合格,本官给你记一大功。”
“多谢大人。”
胡强忙道谢。
“大人,桃溪村坊区铁匠坊传来消息,请您过去一趟。”
张旭在东方宇身边低声说。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