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散去后,东方宇给郑齐单独做了交代。
东方宇:“看来这次灾民向南逃荒的可能性很大,大桃村坊区那边,要重点加强守卫。”
郑齐:“嗯,到时我把山谷里的两百人调出来,一百放在坊区那,一百进城。
这样坊区那边加上原来的护院,有三百多人,应该没问题。”
东方宇:“嗯,这几天你再去检查下坊区的围墙,还有大桃青溪的联合新区,看那边的围墙建到如何了。”
郑齐:“那边住民区的围墙基本建好了,让给他们加强巡视,一时半会外人进不去。”
东方宇:“嗯,再过一个月,新城墙就建好了,城内的安全就有更大保障了。
希望灾民们不会来的这么早。”
郑齐:“酒坊的产量,要不要限制下?多预留点粮食。”
东方宇:“下个月开始,产量缩减三成吧,先把这关过去再说。同时派人去南面县城或者府城,再多买点粮食回来。”
郑齐:“好,要不要通知下东面的青石县?”
东方宇:“咱们这是主官道,不过也难免会有人从他们那边过,也派人送个消息给徐县令吧,有备无患也好。”
郑齐跟东方宇又商议了一会,才出去做布置。
半个多月后,到了七月底,灾民果然出现了。
最开始的只有几十人,这些是看不到希望,又听说定安伯的封地比较富庶,前来碰碰运气的。
这部分人很快就被安置了,放在修筑城墙的外县人居住地旁边,跟他们一样,先搭建了简易房屋。
随后又有医馆大夫,给灾民们看是否带有疾病。
东方宇亲自带人过来了解情况。
“草民参见大人。”
这几十个人看到东方宇过来,忙跪地磕头。
“免礼,起来说话。”
“多谢大人。”
东方宇看到他们来后,问道:
“你们中,谁是负责管事的?”
“回大人,是草民。草民叫杨知恩,这些人都是我们杨家村杨姓族人。”
杨族长出来回话。
“杨族长坐下说话。”
东方宇让人给他拿了把凳子,继续问道:
“你们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杨族长:“回大人,草民是燕南县人士。今年燕州大部分都遭遇了严重干旱,地里庄稼颗粒无收。
我们燕南县相对还好一些,但是也不够交赋税的。所以草民带着村里族人,想投奔青远县,寻个活路。”
东方宇:“你们可有一技之长?”
杨族长:“回大人,族中有几个木匠和石匠外,大部分都以种地为生。”
东方宇:“好,你们先在此待上几日,后续会有人帮你们安置。”
杨族长:“多谢大人,草民遵命。”
东方宇没再停留,召了汪县丞李县慰几人,到一旁说话。
东方宇:“接下来实施咱们的预案,先让他们停留三日,之后再检查一次身体,没问题的话,再按照不同的匠人,分到不同的营造队里。
剩下的,就先安置在荒地较多的村子里。这三日,派人仔细观察下,看中间是否有不老实的人。一旦发现,立刻驱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